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119章 奉诏命迁客上前线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龙标的父老乡亲们,龙标的同学们,你们听清楚了吗?皇上给我王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正当凤娇暗自得意的时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担心之内的事情发生了。随着一溜的的的马蹄声,三匹高头大马已经来到芙蓉楼前面的平地,三人滚鞍下马,只问得一句“王昌龄在家吗?”,王昌龄一声应答,接着就是一个当年王昌龄在京都听惯了的声音:

“江南西道巫州龙标县县尉王昌龄接旨!

奉天承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诏曰:江南西道巫州龙标县县尉王昌龄爱卿听朕一言。昔者,爱卿初入仕途,朝气勃勃,才华横溢,正是大有作为之时,只因朕误听奸逆小人之言,对爱卿萌生戒心,乃至于爱卿空有满腹经纶而不得大用,满怀忠义反遭贬斥。流岭南,贬巫州,流离边陲,苦不尽言。方今安贼发难,导致我大唐后院起火,大唐江山危在旦夕!值此危急关头,天下忠奸立见分明。东都沦陷,有李憕卢奕等忠志之士以身殉国,有达奚珣等贪生怕死之辈投降变节。是非功过,青史自有定论。朕追思往昔,所犯过失颇多,沉湎声色之乐,疏于政事;刚愎自用,不听忠言。导致奸臣小人有机可乘,庸碌之辈窃据高位,鼠辈横行,贤才远离。政事日非,祸患潜伏。最终酿成安贼大祸。朕自反省,追悔莫及!古人有云:亡羊补牢。面对今日安贼之猖獗,我数万万大唐子民当紧密团结,同心协力,尽快将祸乱铲除,还我大唐之盛世繁荣。值此国难当头,愿王爱卿以国事为念,为朕分忧。目前河南战事激烈,爱卿可携此诏谕前往毫州闾丘晓帐下任长史,参知军事。待战事稍懈,朕另有重用。钦此!”

“臣王昌龄接旨,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完玄宗皇帝这一篇铭感肺腑的诏书,王昌龄早已感动得涕泪交流。是呀,皇上到底后悔了,皇上居然向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臣子认错了!常言道,人非圣贤焉能无过,何况你即使是圣贤也仍然难免犯错。月亮皎洁也有阴影,太阳温暖也有热得太过分的缺点。此时的王昌龄内心万分激动,把皇上的诏书高高地举起大声说:

第119章 奉诏命迁客上前线 (第1/3页)

早饭后,芙蓉楼又来了不少人。这些天,王昌龄已经不能做任何事情,每天从早到晚,来芙蓉楼的人络绎不绝,去了一批又来一批,走了一拨又来一拨。龙标人用他们特殊的方式挽留着他们心中的诗家天子。还真的凑效,有心投笔从戎的诗家天子至今还没有走成,龙标人的目的是让他永远也走不成。

这一天,成群结队的人们像往常一样重复着那些重复了上万遍的关于王县尉、王老师、王龙标、文曲星千万千万不能够离开龙标的话,女人们反反复复唱着关于王县尉不能走的霸王鞭,以龙标著名老学者博文老先生为首的老人队则不知疲倦地陪着王县尉讲故事。看这架势,王昌龄要实现投笔从戎的愿望还很不容易。

但是以凤娇为首的王昌龄家人却正中下怀。在凤娇的心目中是不希望昌龄哥去冒险的。凤娇自己承认,自己不属于那种有英雄男儿气派的巾帼英雄。凤娇不想当女英雄,也不希望昌龄哥在目前这局势下去赴什么国难,她最大的希望是昌龄哥好好地活着,跟她宇凤娇长相厮守,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凤娇暗暗高兴,自己留不住昌龄哥,但是龙标人把昌龄哥留下来了。凤娇佩服这些龙标人的蛮缠精神,居然用巧妙的蛮缠让昌龄哥走不出芙蓉楼半步。也许这就是“五溪蛮”的蛮劲?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