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家夫子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昌龄〗

第123章 大街上的说书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问得好,老夫正要给你们年轻人介绍一些五花八门的东西。所谓‘五花八门’,指的是五种花代表的五种职业和从事各种行业的人。先说‘五花’:一是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二是木棉花,比喻给人治病的郎中;三是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四是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五是土中花,比喻挑夫。再说八门:一门巾,算命占卦之人;二门皮,卖草药的人;三门彩,变戏法的人;四门挂,江湖卖艺人;五门平,说书评弹者;六门团,街头卖唱的人;七门调,搭篷扎纸的人;八门聊,高台唱戏的人。”

田师爷正说得口沫横飞,忽然附近有人大声说评书,三位学生一齐说:“那里有人说评书,八门中的第五门,去听听。”一行人向着那位说评书的人走来。

王昌龄一行人走近说书人,只见说书人五十多岁,头发花白,脸色蜡黄,但是声音洪亮。靠墙壁站在由听众围成的半圆形圈子中心,只听评书人大声说道:

“毫州的父老乡亲们,各路朋友们,今天我老夫不说西周姜子牙封神,不说战国孙庞斗智,不说三国英雄传,也不说隋末群雄大战四门山,不说本朝薛仁贵征东薛灯山征西,今日老夫要说的,乃是眼下大唐的一位英雄,抵抗安贼叛军的英雄,他就是张巡将军。朋友们可能要问,他现在在哪里?虽然老夫不能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但是老夫要告诉大家,张巡将军现在离我们很近很近,他就在宋州,在宋州跟十多万叛军杀得昏天黑地。不瞒各位说,老夫就是前两天从宋州逃出来的。老夫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来?老夫要遗憾地告诉朋友们,老夫乃一宋州普通平民,手无缚鸡之力而且白身一人,既没能力杀敌也不能够他处搬救兵;老夫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凭着这张嘴巴为我们的英雄张巡将军做一些宣传,让百姓中有更多的人了解张巡将军的英雄事迹。”说到这里说书人喝了一口水,清清嗓子继续说:

“话说这张巡将军祖籍蒲州河东,出生于河南南阳邓州。他从小就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为文不打草稿,落笔成章,长成后有才干,讲气节,倾财好施,扶危济困。张巡将军于开元末中进士第三名,初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后来调任清河县令,政绩考核为最高等。不久,他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田师爷说:“大家注意听了,我要说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工商六流相,七八书画九琴棋。”

三位学生又背诵了一遍。田师爷接着说:“下九流是,一流师爷二流娼,三流巫师四枪棒,五流剃头六吹手,唱戏卖糖九丐帮。”

三位同学一齐笑道:“田师爷,你怎么把当师爷列为下九流?跟女人为娼列在一块?你也把师爷这工作太看低了吧?”

“不是我田师爷这么说,江湖上流行的说法呢。不过,要说下九流,还有不少下贱行当都可以列在下九流,比如作媒、拐骗、巫术、盗窃等等。实际上,这下九流没有固定的说法,因为在社会上从事下贱行当的实在太多,无法用一种说法归纳。”

凤娇问田师爷:“田师爷,人们常常说‘五花八门’,那‘五花八门’是什么意思?”

第123章 大街上的说书人 (第2/3页)

“不就是九种不同的职业吗?”莫怪问。

“不那么简单,这九流还可以分成三类,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上九流是,大家注意听了,是四句诗: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帝王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田师爷接着提问:“谁能够把它背下来?”

向三哇噼里啪啦把它背下来了。三位学生又重复背了一遍。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