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终结者

〖大宋终结者〗

第二百一十六章 得偿所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李煜在文中说,奏折中是他的多年的想法,如果照此实行必定能让南唐的商业更加繁荣,且其后还有其它妙用,比如可以借此探知他国内情等等,但此法虽然看上去简单易行,却要有大量配套的细节做法辅助,否则贸然施行唯一的结果就是祸国殃民。

而其间的细节乃是不传之谜,千万不能让他人得知,否则流传出去的话,其它国家照本宣科后,南唐的商业优势便不再明显。

李璟想到此处,便道:“如此那便让李煜先兼了德昌宫一职吧。”

至此,李煜苦心谋划的一切终于得到了回报!

……

顿了顿继续道:“何况,这刘承祐狼子野心,也恰恰说明了外人不堪用……”

“臣随发于科举,却半辈子混迹于枢密院中,那些丘八有句话倒是很有道理‘打仗父子兵’,德昌宫实在不宜操执于外人之手”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在暗骂,“李征古你这马屁功夫实在够不要脸,打仗父子兵是不假,可上半句‘上阵亲兄弟’呢?被你这厮吃了不成!!?”

李璟听了这话,楞了楞随即眉眼舒展。

李征古和李弘冀间水火不容,他说父子兵,自然是不会指李弘冀的。

刘承祐之死在江宁城并没有翻起多大风浪来,毕竟这个时代人均寿命短,五十已经算高寿了。

而李煜接到任命后,直接去找李璟,提出个让人吃惊不已的建议来。

“什么,你说向天下公开德昌宫的家底?”

“不可”说话的却是周宗,“安定王毕竟年纪尚幼,如何能管理这七百万金帛?”

周老狐狸这话是明贬暗褒。

不料却提醒了李璟,顿时想起六儿子上个月曾经上了一份关于德昌宫的奏折来,不过其中所言甚为难以理解。

李璟当时也就以为是小孩子一时心血来潮所致,此刻却觉得这似乎正是个最佳人选。

本想将那份奏折拿来让大家讨论一番,却想起李煜在奏折结尾处千叮咛万嘱咐的要求保密来。

老二的身子骨也不是什么秘密。

剩下的只有老六李煜和老七李从善了。

不过,李从善那日给李璟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过恶劣,以至于现在还在自己宫中读书思过。

周宗接过话头道:“李枢密所言甚是,圣人待刘承祐何其仁厚,不料此人却如同喂不饱的狼崽子,所以臣附议。”

“臣附议”

柴克宏平时颇为四六不着,甚至有点懦弱,可一旦涉及到战争马上就变了个人,直接把李征古派去的监军按上个地方细作的罪名一刀剁了。

官司打到李璟面前,也不过是左右和个稀泥。

要说李征古不恨李弘冀是不可能的,毕竟要是没有太子爷,柴克宏早就被他害的发配边疆了,但他也是一等一的聪明人,知道自己打压柴家算是和李璟间有默契。

但对于太子爷是万万不敢证明硬肛的,毕竟人家可是亲父子。

这算是李璟的私人智囊会议,所以大家倒也不拘礼节,李征古只是在坐位上拱拱手便道:“圣人,德昌宫乃皇家内帑,自然不应委托外人照看”

“臣附议”

众人纷纷附议,但就是不提名……

这种皇子间的事情,大家还是少掺和为妙,说白了这就是天子家事,当老子喜欢哪个儿子全看他个人所好,旁人犯不着出头。

眼看情况又要陷入僵局,又是李征古跳出来“臣以为安定王可当此重任。”

“臣虽然领军职务,且对财计一窍不通,可臣却听说安定王的唇华铺子乃是江宁第一等好买卖,那个茶楼臣也曾去过,确实是别出机杼,加之又在澄心堂做的有生有色,故而臣以为安定王可担此重任。”

第二百一十六章 得偿所愿 (第3/3页)

眼。

这个柴家和北边的柴荣无甚关系,柴再用是杨行密手下大将,生有三子,长子克贞已经建节,幼子克宠正在前线磨砺,最出名的却是二子柴克宏。

柴二公子当日和李弘冀一起死守润州,冒着漫天箭雨亲登城楼,打退吴越和后汉的偷袭,一战成名。

而李征古却是变着法儿的去拖柴克宏的后腿,比如派给他老弱残兵,军械也都锈蚀不堪使用,更有甚者还派监军去指手画脚。

阅读大宋终结者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