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明朝败家子〗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大获成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可是一个穷乡僻壤之地,一群几乎与外界没有过多接触的人。

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农户,一辈子都走不出县城以外的地方,他们的认知,是何其的有限。

可偏偏……只一幕简单的戏,便立即令他们生出了认同。

这是朝廷多少份旨意都做不到的啊。

朝廷曾经委派了多少的大儒,倚重了多少的士绅和读书人,令他们教化百姓,可现在看来……此前所做的努力,花费的心血,竟还不及一幕戏。

好不容易,人们渐渐安静了下来。

突然……

有人登台,大呼道:“京察好不好啊?”

短暂的沉默之后。

骤然之间,上千人异口同声回应,发出了雷鸣的声音:“好。”

百姓们终于安静了下来。

他们的观念,其实极为朴素。

只有好坏之分。

皇帝是好的,太子是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里的百姓,十之八九都不曾见过什么世面。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看着激动不已的赵二,赵二在旁,嗷嗷叫的跟着大家一起呼喊。

便连赵母,竟也跟着呼喊。

那歇斯底里的样子,分明是投注了情感,只一幕戏,便勾起了他们的同理之心,生出了认同感。

弘治皇帝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

那人又道:“咱们皇上下旨京察,要给咱们小民平冤枉昭雪,大家伙儿说,好不好啊。”

一下子,戏台下的人,更加的激动起来,声浪又起:“好的很。”

方继藩趁着这个间隙,大叫道:“吾皇万岁啊!”

此时,人们激动不已,听到有人带了头,于是纷纷道:“吾皇万岁!京察万岁!”

一下子,似乎所有的情绪都被鼓动了起来。

其实百姓们的心思是最简单的,正因如此,一个包拯的故事,能在上一世,传唱数百年,几乎每一个历史上的人物,形象好的,都给他们扣一个为百姓伸冤的形象,因而有了狄仁杰,有了包拯,人们其实不会记得狄仁杰和包拯在历史上做过什么,只晓得他们能平冤昭雪。

似赵二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戏,这看戏,对他而言,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乡下的士绅们,不屑于教化他,认为他是粗鄙之人。读书人们的话,他也听不懂,都是之乎者也的,绕着圈子。

可这戏,他能看明白,而且……不枯燥,看得津津有味。

一场戏已落幕。

场面甚至一度失控……

弘治皇帝在此刻,脑海里却突然闪过了什么。

这…里是平谷县。

一个左右不靠,虽属京畿之地,却又远离京畿的地方。

甚至……这么个偏僻的小县,连新政的恩惠都没有被波及。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大获成功 (第2/3页)

宰了这狗东西,居然敢说王法是他家的,他算什么东西,也配姓方,阿不,姓朱!”

自然,方继藩的呼喊,早就被人声鼎沸所淹没。

更有人……热泪盈眶,激动的垂泪下来。

赵二便哭的厉害,就好像自己的冤屈得到了声张一般。

阅读明朝败家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