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来自未来

〖1980我来自未来〗

第三百六十五章想到了好办法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通过向某个目标地盘上的多个业主收购物业,凑零为整,得来土地。为了收到旧楼,他布下天罗地网,除面向本港外,还到在港留有物业的侨民移居地找楼买。

并楼极其艰辛复杂,一个业主不卖就会满盘皆输,但恒基兆业却对此情有独钟,几十年来,并楼无数,仅靠这一招就赚取了千亿利润。

这就是林枫向他学习的法宝,把手里四个烂尾的楼盘建好后不卖只换,他愿意两平米换一平米,甚至更多的代价都可以。

其实这两人更加经典的手段是小鱼吃大鱼,李嘉诚几年前用12亿港币就获得了和记黄埔的控股权,李兆基也有这样的经典案例。

林枫虽然这次在港的操作也堪称经典,但他的手里是因为握有巨额的资金,靠着超强的资金优势打败了竞争者获取了这些利益。

陆海嘿嘿一笑,搓着手说道,“坦克关了黄赌毒场所,为了养活小弟就又注册了两家拆迁公司,正好把这个件事承包给他了,但望北手里还缺点资金。”

“钱好办,去贷款,工商银行的大门敞开着,他们也愿意给高额授信……等等,我有办法了,哈哈,好主意,钱的事先不急,我很快就能给你解决了。”

林枫哈哈大笑了起来,他终于想出了把手里的巨额港币兑换成外汇的好办法了。

这种办法让那些希望立即套现的农民在政府换地令之前,拿着换地权益书无计可施,只能等着李兆基一人来低价收购他们的土地。

这招有点损,失地农民今后生活没有着落,赚钱不能昧心了,所以林枫不屑用这种方法发展望北集团,

第二法宝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旧楼改建。买下黄金地带的旧楼,在旧地盖新楼。

这种办法一举多得,发展商得利、市容焕新、旧业主套现、政府增加税收,但却十分辛苦。

因为单独收购一个小物业并不能支持一个地产项目的发展计划,所以恒基兆业还练出一个绝活——并楼。

第三百六十五章想到了好办法 (第3/3页)

兆基还算不上港岛大亨,他跟李嘉诚一样都是崛起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这个崛起不是发家,而是成为港岛顶级大亨的时间。

李嘉诚是靠建盖都不看好的村屋在八十年代收获了两百多亿港币的收益,而李兆基是有三件法宝。

他的第一是法宝是,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就是他先用换地权益书向农民们分批收地,等政府有可建房屋土地集中拨付时才与其交换。

阅读1980我来自未来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