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盗之草亭画酒

〖皇盗之草亭画酒〗

第一百四十三章 雪之预言(四)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中原大陆历史较早有文字记载的一次大地震发生在周幽王二年,即公元前780年。震中陕西的岐山,震级与昨天四川发生的地震差不多。《史记周本纪》(卷4)记载,当时的太史伯阳甫认为,“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填阴也。”

这段的意思比较难懂,大概意思是,这是周朝快要灭亡的迹象。天地间的阴阳之气,是有平衡有序的;如果乱了,阳气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三章 雪之预言(四) (第2/3页)

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曾经有一次,甘肃那边发生地震,地动仪上的龙嘴里吐出了一粒珠子,而大家并没有感觉到地震了,连当时京城的大学者都觉得测得不准,因为没有震感啊。但过两天甘肃那边来人了,告知当地发生了地震,大家从此叹服,惊讶于地动仪的精妙。这就是《后汉书》所谓,“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虽然中原大陆古代能准确地测知地震的发生,但对地震发生的成因却并未能给予合理、科学的解释。发明了科学的仪器与没有科学的解释,这成为中原大陆古代科技史上的一大遗憾。

中原大陆古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所致,与人类,特别是帝王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与张衡一样,同为南阳人的汉成帝时议郎杜钦对此有过详细解释,《汉书杜钦传》(卷60)记载,“臣闻日蚀、地震,阳微阴盛也。臣者,君之阴也;子者,父之阴也;妻者,夫之阴也。”

阅读皇盗之草亭画酒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