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隋炀帝,不服

〖朕,隋炀帝,不服〗

第六章 成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这就是杨广的要求了,太祖说的好啊。精神阵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不管效果如何,先占了再说,把不住就有人念得多了当真了呢。

“七:各镇以隋律为准绳,诉讼纠纷皆以隋律治之。”

这就更简单了,虽然军户是兵源之一,但毕竟是在国内耕种,又不是出国开荒,军事化管理都用不着更不用说军法管制了,只要没人逃跑就行。管太严真的没必要,要知道军户可是不交税的,这种好事儿打着灯笼都难找。

“八:军户初期迁移及耕种所需粮食、种子、农具等皆有国家贷之,待明年收获后,以粮食冲抵,有司不得收取子息,此令明发天下,以军机处负责监查,敢有擅自推诿加息摊派者,以死罪论。”

这条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军队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自由,特别是底层百姓的自由,这是经济繁荣的根基,人只有到了选择的时候,他们才会开动脑筋,你把他们一辈子束缚在土地上它们就只能种地,任你天赋异凛也很难出头翻身。

“五:开进士、明经、明法、明算、明工五科,一年一考,中者授官。”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三方纠缠不休的关键,原本三家并不抵制科举,他们抵制的是寒门和小吏,要是参加科举的都是贵族,他们赞成还来不及哪里还会抵制。

隋文帝虽然创立了科举,但参加科举的人却是由各州刺史推荐,每州每年三个人,上升渠道实际上还是把握在世家手中,每年推荐来参加考试的人皆是世家子弟,而现在由于关陇集团放弃治权选择彻底的军事化,大量职位出现空缺,他们心想与其便宜了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倒不如卖皇帝个好,毕竟寒门子弟当官怎么也比世家子弟好对付,这样就使得原本被严密封锁的上升渠道出现了一丝裂缝。

“六:各军镇皆受命与天子,各授军旗,各将军、镇令早晚两次需率众于军旗下宣誓效忠天子,效忠隋律。”

第六章 成立 (第2/3页)

并现象,即给军队提供了后勤保障,又解决了一部分流民问题。虽有一部分小世家不满,但碍于大贵族的威慑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三:凡此辈军人皆为职业军队,不事生产专职征战,平时训练每五休一。其生活所需由军户负担,军户无需纳税,每五万军户为一镇,设镇令,掌各镇财务支出诉讼纠纷等职,由文官充任,每岁产出由军机处审定后拨付各军。”

这就是山东士族的条件,军队可以让你们管,但文治必须用文官,这也是杨广默许的,军权财权要是都交出去,那和自立有什么区别。

“四:士农工商四民一律平等,凡我隋朝百姓可任意操持,愿从军者需经由军机处武选司考核认定,有司无故不得阻拦。”

阅读朕,隋炀帝,不服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