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隋炀帝,不服

〖朕,隋炀帝,不服〗

第三十九章 用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于是他径自道:“长安之乱,其根在利,若要根治,则必从两市着手。”

长安两市,都会、利人。杨昭也是闻名已久了。此时的市便是商业区。

两市皆在外郭城中,大兴城不像汉长安那样南北划分布局,而是采取东西完全对称的结构。全城以南北向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分成东西两部。两边自有集市,东为都会,西为利人。

游侠也是要吃饭的,但种地又太掉价,不符合他们快意恩仇动辄杀人的高冷风范。所以他们也是要收保护费的。

但现在的商人也不是谁都能做的,公卿贵族们开的店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取的;

贫民百姓过的还不如他们,也榨不出油水来。所以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便是那些小商人和小作坊主。

每年长安发生的斗殴厮杀都是因为抢地盘而起。

要想整治长安,就必须先治理两市。

听到这里,杨昭忽然明白了杨广叫他征辟那三人的用意。

不做肯定错,继续和稀泥也不行,总不能皇帝派杨昭是来学这个的罢。

猜不出杨广的心思,萧琮也只好开动脑筋,准备拿出些真材实料来,帮杨昭度过难关。

萧琮不是不聪明,人家史书上的评价比杨广强多了。如此忐忑不过是因为寄人篱下罢了,揣摩人心本就很难,更何况这人掌握了他的命运。

既然决定要出力,那萧琮便不再犹豫。他不但要帮忙,还要让杨昭即舒服又安逸还能得政绩,不能隐藏了那就要高调起来。

这次他不但要将长安的问题讲明,更要把自己数月苦思得来的治理方法倾囊相授。让皇帝和皇子看到他的价值。

第三十九章 用意 (第3/3页)

好的职位一抓一大把,若是厌恶杨昭,也不用授予这等显要位置啊。京兆尹可是能掌管京城坊市的,若要造反,危害极大。

这是必须弄清的事情,一旦自己理解错了或者过分理解了皇帝的意思,弄巧成拙可就不好了。

他自降隋以来,一直是秉持着低调理念,任何出风头的事都是能躲就躲,平日里更是连家门都不出,就是怕引起皇帝猜忌。

调任京兆少尹后也是维持着苏威的方法,粉饰裱糊而已。但现在皇帝生生塞个皇子进来,还打着一切以他为首的态度,显然是不让他再那样干了。

阅读朕,隋炀帝,不服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