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隋炀帝,不服

〖朕,隋炀帝,不服〗

第五十一章 分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刘罗锅电视里很牛逼,其实他没什么话语权,小问题还好说话,一旦遇到事关满人利益的大分歧,肯定是满人占上风!这个制度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满人的统治。

清末的时候搞君主立宪也是这样,,满族王公大臣死活不让步,内阁中满人必须占据一半以上,根源就是维护他们的统治。

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科举必须举行,但依靠他们保卫皇权也不现实,还是得维持关陇集团的权益,而且历史证明,武将一般是玩不过文官的。

他准备按照关陇四人、士子二人、工匠一人来分配政事堂的七个座位。既满足了读书人通过努力走上人生巅峰的梦想,又保障了关陇集团的统治地位不受动摇。还加塞了点私货进去,当然最主要的是他这个皇帝能坐的更稳些。

虽然讨厌儒家,但杨广也承认,宋明两朝,儒家亡国不假。但在满清,儒家绝对是功臣,从康熙后半段开始,儒家就已经是维持王朝稳定的决定性力量了,那几乎是拼尽一切努力在维持王朝存续。

只因为满清保留了读书人的上升渠道,作为异族,这很难得了,毕竟有元朝珠玉在前。

在维持统治方面,女真人一向是异族中的翘楚。这从辽国的南北大王制度到满清的满汉双尚书都可以看出来。

当然,满清的好主要是后世吹捧的厉害。就像著名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清朝根本就没有宰相这个官位,当时人们普遍把内阁大学士称为宰相,因为宰相的权力被内阁大学士瓜分了。

这也是清朝的高明之处,因为外表看起来清朝就是一个标准的儒家政治时代,可实际上却是,十个内阁大学士中,满人六个,汉人四个!

第五十一章 分立 (第3/3页)

有一套稳定的各阶层流动方法,统治基础非常不稳。

便是以杨广那匮乏的政治常识都知道要保证阶层的流通渠道,越宽广社会就越稳定。

当然也不能太绝对,晋升渠道可以给文官,但是武将和军人的地位要大幅提升,整个社会更是要养成尚武的风气。毕竟杨广还不想被文官骑脸。

这么以来留给他的就只有满清的制度了,清朝的制度是最具有迷惑性的。从皇太极开始,满清走得就是儒家科举的形,而且是一路走到底,执行得很完美,所以成功欺骗了一大波读书人。到现在都有人认为清朝的灭亡是儒家的过错。

阅读朕,隋炀帝,不服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