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天堂的纽带

〖连接天堂的纽带〗

第十九章 一路佛光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交河与鞠文泰一番难分难舍,不一日,便来到丝路古道的另一个要冲焉耆。

焉耆王龙突骑支也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这也归功于祖上。这是一片宽容的土地,他们不仅接受了中原‘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和‘仁义礼智信’,而且,西来的佛教文化,也像春风沐浴般浸入了人们的身心。

经过研读,焉耆的王宫贵族们发现,中原的儒家解决的是如何统治,也就是国家与家庭秩序的问题,这个问题通过丝路开通以来数百年的教化,已被人们接受;

而印度的佛教解决的是如何对待命运,也就是如何接受统治的问题。这个新的理念急需要在生性桀骜不驯的焉耆平民中得到推广普及。

于是,国王便出资修建寺院佛塔,免费供给来往僧侣,带头诵经念佛,很快便让佛教圣火照耀了苍茫的长空。

这块承载着太多战鼓马蹄,狼烟烽火的绿洲,终于为一种轻柔而神秘的声音腾出了空间。

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禅定,争相迈进木鱼声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敬轩清楚,佛法难闻,机缘难得,又有和法师如久违般的亲切,便当即打发商队先行,约好在山北相见,自己和三妹留下听经闻法,并打算陪法师西行一段路程。

有人说,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最辛福;有人说,能和绕膝的子孙一起欢歌笑语是幸福;有人说,能爬上令人羡慕的官位是幸福。而跋涉求学的僧人却说,有崇高的追求,而且,一直不停步才是幸福。

尽管这是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被余秋雨极度推崇的‘文化之旅’。

我们之所以还没被‘物质主意’所压垮,我们还有希望,还在抗争,就是从古到今,有一批像法显、玄奘这样这样的精神追求者。

他们是忘我的,是不倦的,他们永远在路上,他们是人类史册上永远不灭的北斗。

第十九章 一路佛光 (第2/3页)

到。

期间,鞠文泰为玄奘准备了足够二十年往返的费用,剃度四名沙弥作为陪伴,送上三十匹骏马,还修书二十四封给沿途国家予以方便。

出发那天,全城夹道相送,鞠文泰抱住玄奘失声痛苦,亲自送到十里外的交河,方才依依惜别。

高僧频频回首作揖,国王则不断挥手不肯转身,直到西行的马队变成几个黑点,国王仍静立在剪刀般锋利的春风里。

阅读连接天堂的纽带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