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第一百三十四章传言不如实际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从春秋战国时期亩产63公斤,到魏晋时期90公斤,这已经是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代韩愈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民间也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之说,充分反映了江南水稻生产对于供应全国粮食需要和保证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据《天工开物》估计,明末时的粮食供应,大米约占7/10,麦类和粟、黍等占3/10,而大米主要来自南方。

种植水稻需要整齐的沟渠,需要平整、松软、肥沃并且湿润的地块,挖沟修渠和平土翻地需要强大的人力,特别适用屯田兵这种有组织准军事部队。

虽说今年淮南地区天时也不太理想,却因为扬州牧秦宜有主见,大力整修水利设施,田野水渠纵横交错,稻田长势喜人,估计今年大丰收已成定局。不过这个时代产量很低,汉代亩产能有90公斤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是肥沃土地。

嵇康《养生论》记载了魏晋时期的产量:“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一亩地如果能收10斛粮,那就属于高产了。魏晋的亩比春秋战国时期要大,大约一亩半等于现在一市亩。当时一亩收10斛,等于一市亩收15斛。当时15斛是多少呢?折合现在150公升,能装稻90公斤。

也就是说,魏晋时期的高产田可以做到亩产90公斤。

第一百三十四章传言不如实际 (第1/3页)

扬州牧秦宜从淮阴起步开始便组建屯田兵,绝对是明智之举,屯田兵素质虽不如战斗序列士兵,至少他们都是整劳力,又是有组织的劳动大军,效率自然极高。

屯田兵组建以来,从淮阴开始扩展到淮河两岸,现在已经开始在江东组建新的屯田兵。

扬州牧秦宜要在淮南种水稻,一般人认为水稻属于南方种植,其实在汉代之前主要属于北方作物,据考证,黄河流域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开始种稻,但水稻种植面积时增时减,其比重始终低于麦类和粟、黍等。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更促进了南方水稻生产的迅速发展。

唐、宋以后,南方一些稻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

阅读三国之帽子王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