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年华

〖文艺年华〗

第二十三章【去麦田录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扭扭脖子,抬头看看天花板,把嗓子拉伸预热一下,再次喝了一口温水,方未然戴上耳机,对着张哑冬和高小淞比了个ok的手势后,继续录歌。

这一次,方未然对自己凶狠说道,不成功便成仁!

他慢慢地闭上眼睛,细细回味前世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完《匆匆那年》后,听到片尾曲的《匆匆那年》这首歌时的初次感受。

一段淡淡的旋律在他脑海想起,带着回忆里的青春,缅怀那段似水年华。

录音棚的里外两个房间静静地,高小淞和张哑冬戴着监听耳机调试声音频率,然后方未然那熟悉的歌声再次传进他们的耳朵……

就好像同样的《烟花易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主歌第一遍唱完,方未然缓缓收音,等待进入副歌部分。

没想到呀没想到,他的脸上居然还带着点青涩。没错,就是青涩!!!

丫的,你青涩个毛呀,录个歌也能这么矫情,你看看你那个脸,对得起“青涩”这个词吗?

……

第一次进录音棚的新手都会感到不适应,这是正常现象,张哑冬让他无需多虑。

确实这样,方未然一开始戴上耳机的时候明显感觉不适应,因为他是听不到自己唱出来的声音的,但这种不适应他多试了几遍就好多了。

除此之外,高度灵敏的录音设备还会把歌手声音中的缺点放大好几倍!

所以,哪怕是一位唱功相当了得的流行歌王想要在录音棚一遍过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不是没有,只是凤毛麟角,可能整个华语乐坛也就那么一两个。

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方未然在不失去自己声音特质的基础上,也是极力模仿天后王妃。

王妃处理这歌的时候很轻灵,给人一种过眼云烟的感觉,可往往就是这样的情绪才会透出哀伤的极致,最令人心痛。

一曲终了,这次连著名音乐人张哑冬和高晓淞都忍不住拍手称快,方未然再次在紧兄的面前惊艳了一把。

方未然表达的是对往事的怀念,里面掺杂了太多情绪,不甘、伤感,却又在最后一刻化作彼此安好的淡然。

他的演绎和王妃没有可比性。

第二十三章【去麦田录歌】 (第2/3页)

直泡在这录音棚里,不断录歌,但没有一次是完美瑕疵的,录歌均已失败告终。

方未然可算深刻体会到进录音棚唱歌和自己平时在酒吧或ktv现场演唱完全不是一回事,根本不能将他唱歌时的肆意洒脱表现出来。

面对方未然的疑惑,张哑冬告诉他个中的原因。

原来!唱卡拉ok是一种随意性的娱乐,而在录音棚录歌则是一种刻意的工作。

阅读文艺年华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