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明1659

〖复明1659〗

第46章 晋王(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不不不,晋王想错了,士大夫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兵家有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本就使得兵士不事农作,减少府库的粮食,士卒自身又要吃饭,又要置办武器衣服…养兵费用巨大,养精兵,费用甚至能到百万,千万!若是河清海晏,臣私以为只需要十万禁军威慑地方几颗,中国四周除了满洲再无强敌,百万大军为何准备?”

“况且,也养不起啊。”

李定国的想法,其实很有道理,至少,是这个时代的道理。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在量入为出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攒钱以备不时之需,是历朝历代的财政政策。形容一个王朝富裕的日常说法就是“府库充盈”,甚至粮食和串钱的绳子都烂掉了。

自然,养百万大军这种没事干烧钱玩的事情,违背了这个道理。

朱由榔本想开口说“货币本身只是代表人类劳动”之类的话,又想到李定国毕竟是个武人,便把嘴边的话缩回去陈述正题。

“而做到这一点,前提是让人去开采,制造这些石头。”

“天下之民十有九在土地上劳作,可土地上不需要那么多人。减少一些人种地,粮食并不会减少。但是,他们挖出来的石头可以让粮食增多。”

粮食增多自然是好事,若是粮食足够,李定国也不会被张献忠收为养子走上这条路。

“如果陛下说的能够实现,那自然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但是,朱由榔是现代人。

在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中国经济甚至出现过一年十分之一以上的增长。

在那个时代,货币只有流动起来,才有利于经济。

所以,朱由榔同志压根不打算攒钱。

“晋王所言甚是,现在大明人多地少,人再多也不会增加粮食产出。所以,朝廷需要节约用度,对嘛?”

而且这一百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军户!

军户,在土木堡以后,几乎成了农奴的代名词,全国各地都有军户大量逃亡的现象。自然,这个百万大军也只是一个账面数字。

至于相对精锐一些的部队,也长期不到十万人。而仅仅关宁军就一年耗费达到上千万两白银!

现在皇帝说要弄出百万大军,那不是一年少说要花费几亿两银子?

崇祯加了三饷也不过一年两千万两收入…几亿,李定国怀疑把自己卖了都凑不齐这么多。

“是的。”

“可如果,有一种石头,能够让粮食产量增加,甚至翻倍呢?”

在后世,农业建立在农药,水利工程,良种,化肥和机械化上,土地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制约越来越小。对于朱由榔来说,这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如果真是如此,那…”李定国摸了摸耳朵,“倒是可以宽裕一些。”

“嗯,的确。”

第46章 晋王(下) (第2/3页)

清入关时候有二十五万八旗,所以能够对江南大地主予取予求;若吾中国将来有精锐的百万大军,乡间蠢虫又有何用?”

百万大军,其实在中国古代已经达到过。

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就动员了一百一十万军队。当然,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但,常备军只有在大明才超过了一百万人。

阅读复明1659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