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驸范

〖大唐驸范〗

第24章 万年县令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别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万年县衙你我正是初来乍到,若想做出一番成绩,必须全面掌握县衙的各种信息,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小爷我打算花半个月的时间‘修身养性’,萧规曹随;而你只需把《长安县新策叁例》依葫芦画瓢的在万年县重新搞起来即可。后面的计划我们到时再做安排。”

“属下遵命!大人若无其他吩咐......”

“噢......对了,小爷我最近流离失所,你去叫几个人赶紧把县衙后院收拾收拾,这以后就是小爷的新家了。”

“好的,属下这便安排,属下告退。”

接下来,日子恢复平静。胡涛也知道之前事情闹的动静比较大,而他本身又没有深厚的根基。虚岁十四的京县首脑,不论是以往、现在,还是将来都是非常惹眼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胡涛作为穿越人士当然是非常清楚的。

于是,胡涛借着履新万年,县府事物不熟的由头,把行政权力临时下放给了衙门的一干副手们。只留下李义府做联络人,给自己放了个大假。

正是难得的‘偷得浮生半日闲’。上午胡涛待在书房里阅读万年的文档资料,下午便出门四处寻游:或是到公主府串串门蹭个饭(厨子拿手的现代炒菜,还是胡涛教出来的,当然教会了厨子,自己就懒得动手了。);又或是看看医院建设进度(阎立本现在全权负责,按他预计入冬之前即可完工。)还或是关心封地建设,主要是‘水晶酿’酒坊的事宜。(酒坊生产规模可达月产100000斤,东西两市周边各坊已布局十个新酒销售点。正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寻一个适当的时机就可推出市场。)

胡涛自己是逍遥快活了,却把某些青年才俊们给郁闷的不行。就是那帮在朝会上反对胡涛任职万年县令的年轻官员们。

比如:崔显,博陵崔氏第三代代表人物,虚龄十七,贞观二年入仕,现任殿中侍御史(官阶:从七品上)。在胡涛之前也算是年轻官员的记录保持者。

可现在,他却一脸不爽的对‘一干同伙’抱怨道:“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这小子正是年少轻狂的年纪。可这都多少天了,除了按部就班得搞了个《万年叁策》。怎么就没别的动静了!难道小子事先知道了什么?我还就不信,这世间还真有如此妖孽的存在。”

“一定,一定!胡县令这张嘴真是了得!本官敢不从命。哈哈......”郑不凡笑道。

郑不凡志得意满的走了。这万年县衙终于成了胡某人的‘天下’。胡涛来到县衙正殿,殿首稳坐,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李义府真是个妙人,非常默契应景的奉承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大人以未及束发之龄,便成为京县实权首脑,想来他日封侯拜相亦不远已!”

这话胡涛虽心里听得舒服,可嘴里却是驳斥道:“行了,少拍马屁!小爷我调你到身边,不是要听歌功颂德,小爷我要的是实实在在能干事的人,今后少在小爷面前整虚的。”

“属下知错了,敢问大人计划安排为何?属下必定全力以赴完成大人嘱托。”李义府垂首恭敬说道。

“显兄弟无需懊恼!想来胡涛小儿之前不过运气使然,现如今江郎才尽,于是便生了惫懒之心。没有兄弟想的那么邪乎!”说话的叫刘光宗。他原是匈奴刘渊的后代,因当下李氏皇权当政立足汉人根基、仇视异族,于是改称沛县刘氏偏枝主事人,虚龄二十六,现任侍御史(官阶:从六品下)。

清河、博陵崔氏,唐朝士族之首,出了20多个姓崔的宰相。其他还有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是皇族,以上所谓七宗五姓。沛县刘氏以前虽也是赫赫皇族,可现在相比博陵崔氏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4章 万年县令 (第2/3页)

历来的刑案卷宗及押人员资料,请收好!”

“......”

“以上诸项均为县府重要事物,本官现已全部交割于你,你当妥善保管、擅加使用。”郑不凡郑重其事的说道。

“谨遵大人教诲!大人宦海多年,从县衙高升中枢,闲暇时还请大人顾恋旧情,多多回‘家’看看,顺便指导指导某这个后辈才是。”胡涛一脸恳切的说道。

阅读大唐驸范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