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座

〖大唐首座〗

第五十九章 言语可采,以问破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不得不说花寻芳的歌艺乃至对歌诗情感的把握都远在九娘之上,这既是天赋也跟她年纪更大些有关。两人从未配合过,所以这第一叠唱的难免还有些生涩,但到了第二叠时配合的已经极好。

老乐师许公达教习器乐最重的就是以心传心,以情动情,柳轻候随他习萧之所以能让他满意,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动心入情,加之这诗实在太美,经过一叠的磨合,唱到第二叠时柳轻候已然融入诗情诗境。

原本微低着的头不知觉间已经抬起,口中吹奏,双眼却是紧紧抓住了花寻芳的眼神,四目对视之间,柳轻候对这首诗歌的所有理解及感受都随着其眼神的变化细致入微的传达给了花寻芳。

见易别难的离别之痛;百花纷谢的怅惘惋惜;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纵然前途无望也要飞蛾扑火的炽烈执着,虽死无憾,虽死无悔的悲壮……诗中一切昼夜回环,缠绵往复的感情,痛苦执着的心曲都籍着眼底流波丝丝细细蚕丝般裹向花寻芳。而后又借由渺渺萧音及她那曼妙的歌喉在整间雅阁中复沓回还,无远弗届。

歌至第三叠,花寻芳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萧之事叱咤立办,柳轻候萧管在手,将那无题诗在心中一转之后箫音便即幽幽而起,婉转低回,情深如诉。

花寻芳敛身上前,心情异常复杂的看了柳轻候一眼后合着萧曲曼声唱道: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第五十九章 言语可采,以问破问 (第2/3页)

讲了一遍,尼玛谁让自己是始作俑者,谁让自己现在干的就是清客的活儿,得让人家主宾高兴啊。

尽管这个故事说的听的太多都想吐了,该讲还是得讲,这尼玛才叫个作茧自缚。

这故事经过反复加工之后,如今讲来已愈发玄渺飘逸,听得杨慎矜悠然向往,裴耀卿亦拈须轻叹。恰如蒹葭之伊人,曹植之洛神,真正是撩到了文人内心最瘙痒处。

杨崇义是最会察言观色、营造气氛的积年老手。故事刚刚讲完,立时就听他吩咐道:“来呀,取萧,无花你来伴曲,我等共赏寻芳小娘子的无双歌艺”

阅读大唐首座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