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座

〖大唐首座〗

三百六十二章 赐婚、大朝会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户部无尚书,此前宇文融长期为户部侍郎,他就是在这个位子上主导的籍田括户大政,如今裴耀卿接任这个官职岂是偶然?

而宋璟为尚书省右丞则表现的更为明显。尚书省掌六部,在三省中的分工管的就是执行,如今尚书省中尚书令与左右仆射皆虚置,实际权力最大的就是尚书右丞。

此前宇文融主导籍田括户时,因首辅张说掣肘推进的很艰难,最后甚至不得不另搞出一套班子。李三儿必定是从之前吸取了教训,此次漕运改革裴耀卿主导在前冲锋,其师坐镇尚书省做后方保障,师生同心其利断金,这安排绝妙。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宋璟终究未能入相,否则以他的资序和威望,进了政事堂必定就是首辅,哪儿还有萧嵩什么事儿?

柳轻侯摇头笑笑,贪心不足了!李三儿真要能这么干的话那他也就不是李三儿了。

裴耀卿之后此次人事大变动中最值得关心的也就一人而已了,“张博物可有动静?”

“有啊。张九龄召还入京为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

柳轻侯听完毫无意外,李三儿的平衡术嘛。秘书监监正是贺知章,前集贤院副知院事则是徐坚徐元固,两人都是文学派大将,两个地方也都是文学派的老窝,两人的年纪也都比张九龄大。

如果说宋璟的安排是给裴耀卿保驾护航,那张九龄的安排就是让贺知章与徐坚给他保驾护航,张九龄接替张说成为新的文学派领袖已是势无可挡。

宇文融刚入相,张九龄就回来给予这种官职安排,意图明显的很哪!只不过跟以前不同的是,现在朝中除了吏干与文学之外,裴耀卿与宋璟的结合事实上已另成了一个中立派,三方相互牵制相互竞争从而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他这复起的速度不知要看瞎皇城多少双眼睛”想到宇文融此前出京时有些寥落的场面,柳轻侯忍不住嘴角翘了翘。想完宇文融就是裴光庭,他的正妻就是武三思之女,李林甫如今可是扎扎实实给宰相戴了顶绿帽子。

“户部侍郎的位置很重要,宇文融既已入相,那接替的是谁?”

朱大可哈哈一笑,“这个美官落在令师裴京兆头上了,而裴京兆,不,应该是裴侍郎的老师宋相则出任尚书省右丞,正好压在源乾曜头上。不过据说这两个任命都是宇文融举荐的”

事关裴耀卿与宋璟,柳轻侯坐不住了,从椅子上起身绕室徘徊琢磨这两个人事变动的用意。刚转了不到两圈脸上已露出笑容。

李三儿心动了,这是在为漕运改革预做人事调整了。

裴师由济州而宣州、冀州、直至京兆尹,今天总算是修成正果入为朝廷重臣了,并且俨然已成一方势力领袖,不容易啊。或许李三儿刻意扶持中立派也是裴师入为户部侍郎的重要原因?毕竟此前只有两派时朝中委实是斗的太厉害了。

柳轻侯一念至此,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如果李三儿这个心思没揣摩错的话,那自己怕是很快也要动动了,毕竟自己算得上裴师的得意门生,而裴师此前又是久在地方任职……

由此再想到今天的赐婚,这一场大朝会真是越想越有嚼头,越想越意味深长。但今天的人事调整中似乎还少了个人,“李林甫可有变动?”

三百六十二章 赐婚、大朝会 (第3/3页)

部侍郎裴光庭亦以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为相。现在的政事堂又跟以前一样是三位相公了”

“宇文融终究是入相了!”柳轻侯感慨一句,“这就是有实绩的好处啊,手握实实在在的功绩,就算跌倒也很快就能爬起来”

前些天他已经从朱大可口中了解过宇文融的动向,要说此人真是个干才。此前因与张说之争被贬魏州刺史,刚刚到任就碰上黄河在魏州决口造成大水灾,身为贬官的他一手料理赈灾,一手维持漕运,同时上表朝廷请用《禹贡》九河故道,开稻田以利人,并回易陆运本钱,结果官府大收其利,愣是化危为机,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就因为他才干太显眼,此事一了李三儿马上就又将他调回京中任鸿胪寺卿正,别称大鸿胪,并兼户部侍郎。估计鸿胪寺的人都没认全,现在旋即入相。

阅读大唐首座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