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座

〖大唐首座〗

三百八十二章 再见,三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二娘子与九娘子闻言嫣然一笑,举目之间不及回答他的话先已忍不住叹声赞道“好美呀!”

确实是美,山崖之间一小块平地,背后是被不知名野花点缀的嶙峋乱石,脚下草地面积虽不大,却绿的那么纯粹,前方大河险滩滚滚滔滔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如一川碎金乱洒。此情此景,怎一个美字了得。

二女痴迷于山中寂寞无人知的美景时,柳轻侯却将目光投向来处,三门直道终于全线贯通了。

动用数万人,耗时一年半,靡费钱粮无数,终于将最初发现时仅可容人的山道拓展成此时可容马车通行,说来虽然容易,但其中之艰难实难以言语形容。

身后九娘子的叹息声传来,“好美的一川大河,可惜却没有半艘船,难免呆板了些”

“呆板个什么,这才是真正的人间美景”二娘子伸手在九娘子肩膀上拍了一下,嘴角朝柳轻侯努了努,“使三门险滩再无片帆经行,这就是官人为什么回来硖石,两年了,总算是成了”

九娘子看看柳轻侯,自知说错了话后嘿嘿一笑,“明天集津仓就要开始发牛车了,从此之后三门山中只怕再无此刻之宁静”

“要静干嘛?还是热闹些好”柳轻候从三门直道上收回目光走到两人身边,伸开手一边一个揽入怀中,“三门直道两侧分别建造集津仓和盐仓,粮船至此卸粮于集津,而后转陆运由此道输往盐仓,再由盐仓放船入渭水,或经渭水,或经永通渠直入长安,千里漕运梗阻至此彻底打通。

此间越是热闹,说明运粮越多。长安再无乏粮之忧,下面河中再无漕船动辄倾覆之虞,三门山栈道也再无纤夫坠崖哀鸣之声,九丫头……这才是人世间真正之大美,至美”

一口气说到这里,柳轻侯看着眼前波涛翻滚的大河,忍不住回头又看了看注定将平静难再的三门直道,但觉胸中一股磅礴之气奔涌而出,最终化为群山大河间的一响朗声长吟

山间直道百余里,听着虽不长,但因其间地形复杂,兼且又无炸药及大型工程机械,所以修造起来就极慢,慢到在柳轻侯看来简直是发指的地步,好在慢是慢,推进却稳定有序。

开元十七年结束了,不知不觉间开元十八年也已过去,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开元十九年暮春时分。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硖石城中已是一派暮春景象时,三门山中却是满眼仲春之美景。柳轻侯坐在挑起车窗帘幕的马车上沉醉的看着眼前绿树成荫,山花着锦。

马车辚辚,行至山中一方开阔地时他抬脚踩了踩车厢中踏板,马车应声而停。

柳轻侯当先下车后站在车边抬手将二娘子及九娘子一一迎下,“再往前走怕就要干犯‘非奉令,私出县境’之罪,就到这儿吧”

我有倚天剑,劈碎三门山。纵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二娘子与九娘子一左一右看着他,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百八十二章 再见,三门! (第2/3页)

 裴耀卿每每收到这样的呈文自然是心怀大慰,自感当初安置柳轻侯往硖石的举动所托得人;随即这种呈文便很快会被送到天子御案,毕竟漕运是其当下心心念念重点关注的两件大政之一。

自科举中第以来,先是帮办制科考务惊艳,继而任职监察御史惊艳,现在三门县令任上无论文治武功尽皆惊艳,尤为难得的是第一次出任地方屡立大功的同时还能下得百姓敬服,上得使君夸美,柳轻侯表现之好甚至出乎了李三儿之预料,也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因是如此,几度在朝议官吏考功事务时他多有提到硖石县,并以此例劝服寡言而固执的裴光庭不必一味死守资序,毕竟才有良庸、人有短长。

圣天子朝会之言不仅转瞬就会传遍皇城,同样也会在极短时间里传到后宫。惠妃娘娘每每听到此等言语便不忘使人传话寿王,莫忘了给硖石去信,更莫忘了硖石县令可还是你的西阁祭酒。

阅读大唐首座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