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议程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契钱其实就是强制性规定凡民间得土地房屋交易都必须使用官府印制得契纸,不买官契纸、不纳契税要倍罚契税。宋朝不仅要收“契钱”,连带牙人,也就是中介,都要交税。所以这“契钱”和“牙钱”合在一起,统称为“牙契钱”。北宋末年的“牙契钱”可不低,已经达到了五十税三的地步,也就是说,像之前张正书在中牟县买了三百亩荒地,交税都要交六十多贯。

宋朝的税收机制相对于唐朝,甚至是明、清,都要完善得多。但只要是制度,就肯定有空子的。后世的税收制度完整不?不一样大把人偷税漏税,特别是明星,合同都是阴阳合同的,不知道逃掉了多少税。要是像美国税务局那样,武力催收,怕是没人敢不交税了。

后世尚且如此,宋朝就更不用说了。

别的不说,满朝诸公的族人,哪一个不是经商、收地租之辈?不懂得把税务转嫁给农户,那他们就白当官了。也怪不得宋朝农民起义那么频繁,税收太重了,一旦灾年荒年农民就过不下去,能不造反?好在宋朝有常平仓等制度,起义也只是小范围的,从来没有波及到别的路府,不然宋朝的统治根基就算完了。

宋朝

第四百九十九章:提上议程 (第2/3页)

 满意的点了点头,张正书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超市完成了,那卖菜的事情就能提上议程了。

更重要的是可以有个地方光明正大地卖果酒了,虽然果酒不用缴税,但混在超市的商税里,任凭谁都没话说的。

穿越了差不多半年时间,张正书已经把宋朝的规矩摸得差不多了。他当然知道有很多官员、地主、乡绅……利用手中的特权,从而“合理”地偷税漏税。说实话,北宋的苛捐杂税确实是比唐朝多了很多,像什么丁钱、徭役钱、头子钱、义仓税、农器税、牛革筋角税、进际税、蚕盐钱、曲引钱、市例钱等等,连带买卖田地房产都要交契钱,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契税”了。

阅读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