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标之法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在,张正书是一个穿越人士,他有的是办法不用国库一文钱就能治理黄河,但是这个法子必须要赵煦点头才行。没有赵煦撑腰,张正书有再好的办法,也不能一下子把黄河给治理了。

“看来,还是得让王庆传个话,让他告诉赵煦,我有办法治理黄河”张正书如是想着,结果下一秒钟就收到了皇城司的密信,原来是王庆邀他去顺天门内的官营酒肆里商谈事宜。张正书二话没说,就乘车出门了。

顺天门内,人来人往的,唯独靠近城门口那间酒肆格格不入,连多余的酒客都没。

一辆四轮马车停在这酒肆门前,里面的小厮也没迎出来。

这时候,

第五百八十七章:治标之法 (第2/3页)

及钱银问题,大宋就无能为力了。宋朝国库早就被三冗问题拖得赤字累累了,哪里还有那么多闲钱去治理黄河?而那些大臣,高官,一涉及到治理黄河问题,只懂伸手要钱,可提出来的法子,却没有几个是靠谱的。也难怪,他们又不是真正的治水专家,除了要钱以外就什么都不会了。毕竟这些文人士大夫学的是圣贤大义,满脑子都是“谏天子效法三代,终至天下升平”。可三代的时候,人口有那么多,黄河有这么咆哮吗?都不用脑袋想想的,圣贤说三代之治好,他们也跟着说三代之治好,效法三代什么问题就解决了。

扯淡!

张正书看不起宋朝这些当官的文人士大夫也是这个缘故,除了满嘴跑火车之外,基本没啥建树了。看看大宋用文人来治水,黄河却比任何一个朝代泛滥、决口的次数都要多,可花费却是历朝历代之首。当然,这也是有历史缘故的,因为从秦到唐,都一直用关中、西北的木材,大肆砍伐导致生态失衡,水土流失而黄河泥沙淤积太甚,到了宋朝黄河才如此无法束缚的。

但是宋朝文官们的“功绩”也不容忽视,要不是他们瞎指挥,没有实地调研论证,一拍脑袋就一个想法,黄河也不会一年比一年泛滥。

阅读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