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第六百一十二章:东流、北流之争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黄河东流地势高、北流地势低,回河东流工程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引水就高,即使耗费巨额财力,最后也肯定是失败的。

不遵循“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强行认为“人定胜天”,最后肯定也是失败的。

赵煦原本也不看好张正书的办法,但看过了黄河的地势后,他也认为恢复北流是无可避免的了。只是心疼那丢进黄河的钱银,从太祖到现在,已经耗费何止数千万贯?但成果呢?半分都没,甚至还弄得河北数郡、京东东路民不聊生。

“官家,那工部侍郎王宗望还卧病在床……”章惇提醒道,“若是将此结果告知,岂不是……”

言下之意,是怕王宗望一个激动,就此与世长辞了,

第六百一十二章:东流、北流之争 (第2/3页)

不赢,水战还怕契丹人不成?最后,黄河北流的好处就是漕运了。很明显,黄河东流的河道淤塞,再加上地势升高,河水冲刷不给力,所以河道太过狭窄,不能通行大船。但是北流就不一样了,河道宽大,河床很深,即便是海船也能通行。一旦海船自海上来,通过北流溯流而上,漕运什么的都不很问题。

但很可惜,高太后和司马光只是着眼于防备契丹人,全然没想过进攻。殊不知最有力的防守就是进攻,一味防守肯定会挨揍的。至于什么黄河北流会在农耕极发达的河北数州泛滥,毁坏当地的御河漕运和农田水利,进而影响国家财富的积聚和沿边军粮的供应云云,都是借口罢了。说白了,司马光和高太后就是怕打仗,怕一旦契丹人打来,国内民怨四起,那时候大宋的统治根基就会动摇了。但是高太后和司马光从没想过打胜仗,一旦打了胜仗,这个顾虑还存在吗?

所以,北流被人为地堵上了。高太后和司马光太害怕了,害怕黄河北流会淤塞河北沿边地区为防御契丹铁骑而修造的池塘、湖泊设施,所以他们不顾自然规律,“竭天下之力以塞之”。

不同于熙宁二年黄河尽归东流,绍圣元年的回河工程,只是让黄河大部分归东流而已。

阅读大宋好官人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