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以上

〖长歌以上〗

第九十一章 羁鸟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准。着户部两日内拟定粮草马匹方案呈给朕,余下的太子裁夺好了回朕。”高乾抬头扫视着堂下众人,“你们加紧办,太子留下。”

众臣依言退下,高乾说了许久的话咳得更加厉害,上官湄从寝殿转出,和明承一起侍奉他服了药。明承素来聪明机警,他见上官湄在旁一直一言不发便跪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王十几年前就清楚你们的旧事,但希望君侯明白,本王说这些不是想要威胁你,而是保护你。”上官济居高临下道,“同时也为了向你证明:忠君信诺是上官氏的组训,皇后是本王的亲姐姐,为难你们就是为难本王自己。”

池南本以为世上除了晋国公府和金诗玉再无人知晓内情,却不料消息凭空走漏到上官济这里。就算他明白上官湄留着那枚玉佩早已不是旧情难忘,但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上官济的直言不讳让他觉得很熟悉,也很陌生。

相较于池南的慌乱,上官济则冷静许多。他站起身,将手轻轻放在池南肩上。

“虽说公事公论,但你我都是凡人,提到亲人就方寸大乱本也是正常的。”他的神情柔和下来,“总之本王今日只是来给君侯提个醒,待军情传到京城时不至于措手不及。你只要记住,本王和君侯的心一样,忧边患,重故情,不希望沂州出任何差池。”

池南引上官济到了府门口,恭送其离开。上官济的举动实在反常,以他今日对侯府的了解,难道暗中监视的人竟不是侯府下人而是他?如果真是这样,上次那个神秘黑衣人的出现是为了提醒还是警告?可……应该不会是他啊。

池南几日前收到陈和光的信函,一面写着“实。川屯兵潜越,南境危”几个字,另一面则是一小段做了标记的地图,情势的严重程度远超自己的预期。他知道陈和光不会夸大其词,便也进言陈明利弊赞同上官济的话,自请领兵南下。高明承听完众臣争执,深感形势严峻,又恐此事有诈,下朝后反复核查信件,与诸大臣商议良久,才来回禀高乾。

高乾在建德殿寝殿休养,听闻都川变故更加忧心忡忡,忙急召一众人呈上信函,详细询问了持续更新的军情。

“父皇请息怒。”明承跪地道,“儿臣与众臣商议过,若都川知难而退便罢,但若变本加厉妄存野心,大越必须予以还击。所以儿臣打算以长邑侯为主帅,辅以熟悉南境的副将参军,领兵南下,先驻扎在沂州和蓟州边境。蓟州以山林为主,易于埋伏,可伺机而动。”

高乾看着案上铺开的地图,期间陈弋又呈上沂州密报,他的脸色愈发难看。高乾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才道:“准。”

“父皇,儿臣本欲要赵王陪同出征,但赵王为避嫌坚决请辞,举荐了门客常献作为长邑侯的副将。”明承回道,“不知父皇意下如何?”

窗纸在这一瞬间被划破,冷风肆无忌惮地灌进来,险些吹灭了案上的蜡烛。

起风了。

池南写了张字条交给方信,又叫了管家进来。

“侧殿可用过晚膳了?”

“回君侯,”管家言辞有些迟疑,“夫人闹了一阵,不肯吃东西……”

池南顿时一惊,险些立不住。

“白头山出产的极品白玉,本王驻守骁州时见过,当时觉得十分眼熟就让人随手采了一块。”上官济干笑着盯住池南的脸,“想起皇后从沂州佩玉而归,那玉原料从何而来,君侯不知吗?”

“臣……不知。”池南低头回道,背上却不禁渗出涔涔冷汗。

“皇后是旧朝公主,曾化名云翼隐居沂州,与一江湖白衣以玉佩定情,回宫多年仍不忘故旧。”上官济徐徐迫近池南,“君侯还要本王一句一句说下去吗?”

“殿下!”

“让人强喂给她,你们自行消遣去吧。”

府中有些冷清,池南负手立于门口,回味着上官济看似客气实则不容推脱的话语。他计算着时日,总有种道不清的预感,如噩梦一般攫住心头。池南只能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待收到陈和光的回信后再做定论。

年后复朝,西南三州果然传来消息,都川集兵数万逼近大越边境,上官济请求太子发兵。今时不同往日,群臣对于此刻起战事也是各执己见。上官济和兵部竭力主战,反对的声音则以中书令白虹为主。

“大越睦邻,四境皆服。我们得到的消息也只是些苗头,赵王殿下急于出兵未免太莽撞了吧?”白虹出言道,“都川一向恭顺,大越贸然出兵劳民伤财,消耗大越元气,有损两国交往,臣以为要先暗中确认都川是否要起兵再另作打算。”

“白大人言之有理,本王也是一时情急。但越是恭顺的敌人才越危险,真到起兵压境那天就来不及了。”上官济瞬即将目光转向池南,“有备方能无患,震慑一下都川也好。兵家之事本王并不十分熟悉,不知长邑侯怎么看?”

第九十一章 羁鸟 (第2/3页)

表情不是这样告诉臣的。”

“你是朝廷重臣,若本王真有夺嫡的念头,今日就不会冒着生命风险将军情机密摆在君侯府上。”上官济喝了口茶笑道,“本王不向君侯隐瞒身份,君侯也该知道我上官氏自古以何立足。”

“臣不是怀疑殿下的诚意——”

“看来君侯还是信不过本王的为人啊,”上官济从怀中取出一块玉料原石,“这块玉君侯不会不认识吧?”

阅读长歌以上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