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总裁

〖大明总裁〗

第二百一十四章 崇明媚日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南京的东西和日本人的东西,也不是说哪一家的就一定好,南京的火箭炮不错,日本人的机枪也很好,总之各有千秋。还是军师说得好,多比较一下,总不会吃亏。哪家的条件好,就买哪家的。如果从日本买,也是给南明一点颜色看看,让崇祯明白我大顺不是非要从南京买,臣以为也是一种策略。”

听李过说日本人的机枪好,高一功忍不住了,冲口就说:

“日本人的机枪我看不怎么样,听说在辽东明军的新机枪亮相,据说比日本人的机枪好得多,不会动不动就要报废枪管。”

这时,一个叫于闻海的文官,公然出声道:

“臣以为,日本人的东西,即使不比南明的强,至少也不比南明的差。试问,南明有铁鸟吗?有大铁船吗?”

这家伙是追随牛金星的铁杆拥趸,牛金星的意思岂能不知,故此跳出来为日货鼓吹。

刘体纯一听这家伙吹捧日货,还有点嚣张,他负责情报,对于闻海这个爱捧牛金星臭脚的家伙各种底细知之甚祥,这姓于的纯粹就是一个溜须拍马之辈,品行十分不堪。刘体纯也是只崇明不媚日的人,当然了,这个年代,所有的人曾经都以生活在中土大明为荣,日本那么个小岛国,在中土人士眼里,也就是大明的朝贡国而已。事实上,以国力而言,大明也确有值得骄傲之处,大明的GDP高居世界榜首,占世界GDP的45%以上,甚至有人说万历初年的大明GDP占了世界GDP的80%。所以嘛,大顺朝里本来是没有多少人认为日本有啥了不起的,多数人压根就没把日本放在眼里——日本嘛,顶多就能欺负一下朝鲜罢了。总的说来,大顺造反功臣以崇明的人居多,他们本来的理想就是取大明而代之。只是在清军用日本人的火器在山海关一战中大败大顺军以后,大顺一些人才对日本人重视起来。

面对姓于的这家伙的媚日行径,刘体纯立即反驳道:

“日本人有大铁船不错,有铁鸟也不错。不过,铁鸟不是在去年就被明军打下来过嘛!如今就剩一只铁鸟,都不敢面对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以为,日本的机器所制金银币,与明朝所制金银币,确乎不相上下。既然这样,买日本的机器也并无什么不妥。当然,我们大可不必只盯着日本的机器,我们大可以放出风去,让明朝知道日本人要卖给我们机器,明朝失去了倚仗,说不定也会放松限制,一样也会卖机器给我大顺。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在两家之间选择,价格就要好谈得多。”

刘宗敏闻言,心说还是军师腹有良谋,接口说道:

“军师所言不错,起码让他们不敢漫天要价。不过,臣以为能够从南京买还是从南京买。”

刘宗敏这里,陕商银行没有白送礼,太子送上的自鸣钟和怀表也没有白送,这个崇明派对于南京的东西一贯是更加推崇。

李过插言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崇明媚日 (第2/3页)

最后便是豪华款式,于是各位有功之臣便不断更换新车。南京的水泥玻璃在北京上市之后,各家又开始了一轮装修热。此外还有钟表肥皂香皂之类,只要是南京的奢侈新品在北京上市,首先是这些手面大方的新贵第一个追捧。一时间,在北京掀起了崇明热,凡是明朝的产品,只要是奢侈类的,无一不受到大顺官场的追捧,就拿最近登陆北京的顶级劲酒,每一位功臣府中都至少有百瓶之多。

这是崇明,除了崇明,后来日本人的产品登陆北京,也同样受到了追捧,不少人又迷上了日货。日货与南京货一样,也是大耗银子的玩意。对于大顺官场中由跟随自己多年的功臣引领的这股奢侈潮流,李自成也感觉到不妥,如此铺张浪费终非了局,多少也起了警惕之心,但是李自成的劝诫并不见效,而《大公报》上登出的反对崇明媚日的文章,不但不见效,反而越发煽起了“崇明媚日”之风。

刘宗敏历来深恨倭寇,所以刘宗敏属于只崇明、不媚日的一派,李岩同样也是仇视倭寇,当然绝不媚日,李岩只在心里有些崇明,却不像刘宗敏那样沉醉于消费南京产的奢侈品。而牛金星收了日本人的银子,同时基于政治考虑,是“以日制明”策略的始作俑者,所以被刘宗敏称之为媚日派,这样说来,宋献策和顾君恩也隐约可以归之于媚日派。

宋献策见刘宗敏诘难,连忙说道:

阅读大明总裁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