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三国之西州制霸〗

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轰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在张仲景和诸葛亮之前,中国人吃小麦就像吃大米一样,直接去了壳煮熟了就吃。但大米柔软,吃起来满口盈香;麦子煮熟了还是十分坚硬,吃麦子就像吃糙玉米一样,不仅难以咀嚼,而且比糯米还难消化。但有了磨面技术,生活在东汉末年的人们,就都能提前享受美味的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了!因磨面需要有磨盘,所以一时间,人们都竞相学习凉州人的方法制作磨盘;农民们也纷纷学习凉州人,改种小麦而不是低产的粟了。

还有曲辕犁,农人们竞相抛弃原有的笨重的直辕犁,抢购曲辕犁。很多官方的手工作坊也开始仿制凉州的曲辕犁,意图抢占凉州市场。有了曲辕犁的帮助,大汉的农业生产力瞬间上了一个台阶,就算家里没有耕牛的自耕农,也能用羸弱的人力拉犁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护自耕农,增强自耕农的实力,让他们免于被世家大族吞并的危险,也能缓解一下当下的饥荒。

在从凉州传出的一系列发明中。若论影响力最大的发明,当属改良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改良造纸术,要等到几百年后的唐朝才能被发明出来;而活字印刷术则是比改良造纸术还要年轻的发明,中国人翘首以盼,它终于在距离东汉末年有将近一千年的北宋被发明出来。比起改良造纸术在唐朝引起的轰动,以及活字印刷术在北宋京都汴梁城引起的反响,当这两项伟大发明在本不该它们出现的东汉出现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的巨大轰动,后者是前者所不能企及半分的。

当薄薄的、纯白的、细腻的、柔软的,并印着整整齐齐、一丝不苟的字的《论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每个人最初的反应就是吃惊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轰动 (第2/3页)

哪个郡,能有传说中的凉州的一分好?!

再后来,凉州的新玩意儿随着去凉州经商的商人返回,也跟着进入中原,人们再一次被雷得五迷三道、外焦里嫩的!首先就是床铺和椅子,商人们都说是冠军侯亲自发明出来的。人们瞬间爱上了这两样东西,并赋予它们响亮的名字:冠军侯床、冠军侯椅,有人因此戏谑地笑道:睡冠军侯、坐(作)冠军侯。

又后来,凉州又传出了铁锅、茶道、磨面技术等,颠覆了汉人的传统饮食。铁锅到宋朝才被发明出来,所以在宋朝之前的朝代,人们烹饪的方法只是蒸煮,而不能炒菜;茶道,直到唐朝茶圣陆羽写出《茶经》后,茶道才开始流行。茶道改变了汉朝人煮茶的习惯,迁客骚人们纷纷摒弃简陋的煮茶方法,争相学习茶道。

磨面技术,相传是东汉名医张仲景为救助病人,第一次磨出了面,并发明了馄饨和饺子,但那时的饺子不够精细,跟馄饨没什么两样。后来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为了用别的东西代替人头拿来祭奠亡灵,诸葛亮命令蜀军的炊事员做出了馒头和包子。

阅读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