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西州制霸

〖三国之西州制霸〗

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黄琬,也是东汉名臣。出身名门,到朝廷任职后很快升为少府。后来,又被朝廷授予更高的官职,司隶校尉。爵位也提高到县侯。要知道,袁绍也不过是个乡侯,关羽只是个亭侯。没有军功的黄琬能当上县侯,可见他在朝廷的贡献不是一般的大。只可惜,黄琬在担任司隶校尉后不久就死了。

卢植更不必说。他的死因和黄琬一样,都是见东汉越来越式微,而郁郁而终。袁绍从韩馥的手中夺取冀州后,还曾经请他出山。但不到两年,他就病死了。

蔡邕的才能稍微差了一些,但重在他的学识上。蔡邕学富五车,是东汉末年少有的几位大儒之一。东汉末年数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百二十四章 州牧刺史 (第2/3页)

才能生存下去。所以,青州和徐州两个不和幽州接壤的州的流民,尽皆往幽州逃去。进入刘虞治下的流民,累计超过一百万人口。刘虞的名声,由此可见一斑。

刘虞又妥善安置了这一百万流民,减免了赋税和徭役,让幽州从被黄巾军肆虐的重灾区,变为东汉末年少有的乐土,幽州百姓生活富足。

爱民如子,这是刘虞对内的功劳。除此之外,刘虞在外交事务中,也表现得十分老练。幽州是汉最北的边境,和许多游牧民族的领地接壤,如鲜卑人、高句丽上、貘貊人等,甚至幽州境内都有乌桓部落。刘虞在对待游牧民族上,主张和他们和睦共处,一视同仁。其实,东汉延续了西汉时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高压政策,动不动就征调北方蛮族东征西讨。而且,北方州郡的汉族地主,经常掳掠和倒卖蛮夷,为自己的农奴。乌桓人和匈奴人颇受其害。这让许多蛮夷都对东汉恨之入骨,这也是为什么发生五胡乱华的原因。

刘虞在幽州尽力抚慰乌桓人等游牧民族,渐渐地获得他们的好感。在他任期上,乌桓人没有对幽州进行打草谷,让幽州远离了战火的威胁。张纯张举勾结乌桓人在冀州和青州作乱,也是刘虞遣使去警告乌桓人而停止的。但当时朝廷为了镇压乌桓人,派来中郎将公孙瓒到幽州。公孙瓒打败了乌桓人,杀了张纯和张举。可见公孙瓒在对待外族上,和刘虞的态度截然不同。后来,公孙瓒杀死了刘虞。为此,当袁绍大战公孙瓒时,多个蛮夷集结起来攻打公孙瓒,使之腹背受敌。不久后,公孙瓒死。

阅读三国之西州制霸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