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天下

〖郑王天下〗

第一百四十五章 授爵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这个标准在此时其实已经算是相当高了,要知道郑国千乘之国,有兵力即甲士也不过两万人左右。

一般的战斗而言,双方最多也就出动三、四百乘的人马,三百乘就是大致六千人左右的兵马,在野战中,要斩杀六分之一的敌人,且还要保证自身的损耗要尽可能的小。

不然,损耗大或者战败,那么一切就另当别论。

这个难度是相当大的。

如果攻城,除非连续攻下十城或者攻打对方核心的城邑,才能达到论功的标准。

一般的城邑通常不会有这么多驻兵,国家的军队一般都集中在国都和关隘城邑之内。

所以来说,郑忽的这个军功爵,标准其实是相当之高。

像此次授爵六十余人,完全是郑忽为了营造一个只要奋力杀敌,军功易得的假象,再加上对手是一群乌合之众,郑忽也有意放宽了标准,不然,至少还可以再减个十人,或者更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就像诈骗,第一次不给你点甜头,后面你怎么能心甘情愿的往里面投钱?

不过,无论怎么说,这样做的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不但被授爵的士卒青壮满面红光,

逃两人逃三人等等依此类推。

至于将官的战功计算,亦是完全按照秦制,即“其战,百夫不得斩首;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论,百夫赐爵一级!”

统一军之将的将领,计功标准与秦制略有差别,郑忽的改版为“能攻城围邑斩首三千已上,则盈论;野战斩首一千,则盈论;吏自百夫及千夫以上至大将尽赏。”

这个标准比秦制低了不少,秦制攻城战要斩八千已上,野战要斩二千以上,将领才能论功。

但是考虑到现在战争规模小,参与战斗的人数并不多,所以才降低了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五章 授爵 (第2/3页)

原制大致相同。

比如,在战斗中,普通士卒达到三次斩首记录,战后,就要被考核,确认无疑之后才能被授爵。

再如,如果是五人小队一起杀敌,在确保自己这个小队没有逃跑或战死的人之后,斩首一人才能被计入军功。

如果逃一人或者死一人,那么斩一人算赎罪,斩二人才能论功,一人未斩,那就会被定罪。

阅读郑王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