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

〖回到明末去当兵〗

第82章 血战遵化(一)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天雄军果然名不虚传,这种亲戚老乡式的军兵链,一人舍命,众皆舍命,打退了鞑子们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但是当战争进行到第三天的时候,卢象升坚守的遵化古城还好,但城外的两处据点都支撑不住了。

原因是鞑子的兵力太多,而且他们这个八尺高台的土城是临时搭建的,都是些土木石块,碎砖乱石。又没有什么护城河,只是挑了一道深沟,沟里连水都没有。土改也没有坚固的城门,吊桥什么千金闸门统统没有。

因此时间长了,根本挡不住鞑子疯狂的进攻。鞑子的红衣大炮也非常厉害,现在一点儿也不次于明军的炮火了。

在皇太极登基以前的努尔哈赤时期,也就是清朝建立之前的后金时期,明军的炮火占绝对的优势。不管是火铳,鸟铳,三眼铳,还是红衣大炮,鞑子们没有,也不屑一顾。

他们全靠弯弓射箭,骑马集体冲锋制胜。对于明朝的火器,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冲破火力防线,大明的军队就得任人宰割。

因此他们善于野战,来去如风,而明军则凭火力优势和坚固的防御工事防守。

早在萨尔浒之战时,明军大败,后金军缴获了明军的大批军用物资,包括火铳和大炮。很有心计的皇太极,就开始研究汉人的这种武器了。

宁远之战爆发之后,鞑子吃了大亏,努尔哈赤受伤之后不久也死去,皇太极经过一场权力斗争之后,继承皇位,改国号为天聪。

宁远之战,虽然鞑子们战败了,但是局部战场的胜利使他们也缴获了一定的火器,皇太极并重用大汉奸佟养性为他们仿制汉人的火炮。

对城外的两处土台城,谭泰派出两名固山额真率本部人马进攻,鞑子的一个牛录约300人,五个牛录是一甲喇,约1500人,五个甲喇才是一个固山,就是大约7500人。

剩下的万余人马,谭泰亲自指挥,进攻遵化城。

这三处战场双方的兵力对比是,7500:1500,7500:1500,1万:2000。

这等于谭泰在三处都布下了重兵,向明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使他们彼此不能相顾。

面对五倍敌人的猛攻,明军凭借有利的地势和坚固的古城严防死守。双方都动用了弓箭,火铳和红衣大炮,打得硝烟弥漫。

1631年8月的大凌河之战,鞑子们首次动用了威力惊人的火炮,明军遭遇了战略性的惨败。随后两年,装备火炮最多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率部又投降了鞑子,当了可耻的汉奸。

这样到1936年的时候,也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2章 血战遵化(一) (第1/3页)

谭泰要报渔阳伏击战先胜后败之仇,这一次来势更加凶猛。

卢象升用兵有方,但是谭泰也不是一介武夫,在得知城遵化设了城内城外三处据点之后,鞑子兵分三路猛扑过来,向城外的两座土台和遵化城同时进攻。

这样遵化就等于开辟了三个局部战场,三个战场打的都是异常惨烈。卢象升兵力有限,他们主要采取的是守势。

而鞑子则反过来了,他们知道卢象升兵力有限,他们集中全部的兵力气势汹汹,势在必得。

阅读回到明末去当兵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