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去当兵

〖回到明末去当兵〗

第405章 打造世界一流水师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林毅这次打造的战舰跟以往的战舰当然不同,他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要打造一艘世界级巨型战舰,这一艘巨型战舰必须能够把一吨的红衣大炮装上去,有效覆盖射程达10里地。

第二,必须得有很强的逆风航行能力和续航能力,也就是说动力必须得足。

这一点林毅可不是痴心妄想,因为他知道大明的航海能力一直是世界领先,航海能力就代表一个国家的海军实力。

林毅穿越之前就学过郑和下西洋,那就是发生在永乐大帝年间,郑太监曾经7次下西洋,到远及东南亚,印度和非洲好望角,波斯湾等。

可以说在15和16世纪,中国的海军一直是世界一流,只是到明朝末年,天灾人祸的影响,这个大帝国逐渐走向衰落。

现在林毅监国了,这两位科学巨擘当然不能埋没,因此林毅下了一道旨让南京的兵部尚书史可法,带着林毅的手谕,亲自到宋氏哥俩的老家浙江新奉去请。

宋氏哥俩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了,本想着这一辈子,默默无闻终老林泉。

没有想到朝廷还惦记着他们,并且加封他们哥俩为南京的兵部左右侍郎,虽然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才出现了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后来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以及再后来的英国等等这些海上霸主。

现在荷兰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海上霸王,他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中国的台湾,现在林毅不得不重振海军雄风了。

但是要打造这样一艘海上巨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科学技术的支持,而且还得投入一定时间的训练才能够成军。

因此林毅和智囊宋献策,以及高宏图,吕大器等这些内阁和6部的官员商议之后,造舰的重任就落到了南京官员的身上。

造船所需要的技术、人力、材料以及银子都不在话下,造大船的技术,这个都可以查资料,找来能工巧匠。

现在林毅把这一带作为水师训练基地,具体的位置在大沽口炮台外面这一片辽阔的海域,渤海湾最适合训练海军,因为这一片的水域是黄河和长江的水域所不能比拟的。

而且现在大清朝败亡了,朝鲜又成了大明的附庸国,这片水域超安全。

因为现在林毅要着手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不能只着眼于大河大江,而且能够在大海里作战,甚至能够实行远洋航行。因为林毅的目标不只是郑芝龙的叛军,他要对付荷兰红毛子等这些海上列强,最起码要把台湾收回来。

因此现在的大明水师肯定不能满足需要了,林毅班师回京这半年来,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军计划已经开始启动。

第一件事就是造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在大明朝钱也不是问题,现在大明朝与两年前不一样又有钱了,江南本来就富庶,在林毅的指示下,这两年增加了他们税收,现在中原一带战乱已经平息,百姓也恢复了生产,安居乐业,也有了一部分税收。

还有从大明的旧官僚、大顺军李自成那里和大清那里都得到一部分数目相当可观的银子,加上林毅前的积蓄以及蒙古和朝鲜进贡所得,现在大明朝的腰包已经鼓起来了。

但尽管如此,林毅还是下令请来了大明朝的科学家和军工专家,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宋应星和宋应升以及汤若望。

宋氏哥俩赫赫威名,《天工开物》到现在还是无价之宝,可惜的是从神宗到天启再到明思宗,这三代皇帝及手下的一帮臣僚均不识货,宋家哥俩那么大的本事就得了个举人,然后屡次到京师参加会试,屡试不爽,后来他们俩做官只做了个五品和八品小官,还当过教书匠。

好不容易熬成了五品官,战乱纷仍,衙门里的人都跑光了,后来他们终于厌倦了官场辞官不做了,人生的不得意,还是写成了天工开物这本世界巨著,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第405章 打造世界一流水师 (第1/3页)

林毅在这次亲征之前,带着卫队向东南方向驰骋了300余里,到天津城。

之所以要来这座城市,是因为这里现在成了大明的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这里的天津亦即后世的天津市一带。

这座城市现在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这还是当年朱元璋的第4个儿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从这里渡海登陆,从建文帝手里夺取的江山以后,是为明成祖即永乐大帝。

为了纪念这个地方,朱棣登基之后第2年也就是1404年把这里命名为天津,意思是天子经过的渡口。从那个时候开始筑城,设立天津卫,这里遂成为军事要地,后来又增设了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

阅读回到明末去当兵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