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乡村小教师

〖三国之乡村小教师〗

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烧司徒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杨琦道:“这是印信,收好了。明日天亮后,你可去司徒府报道,熟悉宫内礼仪和职务。”

郭松接过印章,长宽不过三厘米的黄金印章,看外观,已经有些年头了,显得较为老旧。拱手行礼道:“还未请教侍中名姓。”

“杨琦。”杨琦没有和他闲聊,说完名字便告辞,“望大人秉公执法,告辞。”

“再会。”

“早知如此,就不让荀彧回去了。”如何在汉朝当官,荀彧肯定比郭松擅长。更重要的是,郭松在官场毫无根基,需要先让荀彧“带着”混。

张让继续问:“听说,你只是因为看上了郭松的小妾,就和他反目成仇。还把那小妾的母亲劫掠到雒阳霸占了几年,赵忠就是因此而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了高官,郭松这一晚睡得很安稳。倒不是他喜欢做官,而是因为自己的生命危险和整个集团覆灭的风险暂时解除了。要他一个割据势力对抗强汉,实在是痴人说梦。

另一边的何进与赵易睡不着了。

廷尉这个职务在上千年的时间里,都是最高大法官。具有修改法律条文,审核全国案件的职责,拥有仅次于皇帝的司法解释权。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个职务是负责跑腿的。皇帝要抓谁,廷尉就去逮捕,大部分的定罪都是皇帝说了算。三公九卿、大司马、司隶校尉等官员都可以对廷尉指手画脚,在封建时代,都是权力说了算,谈论法律的威严是可笑的。

何进作为大将军,自然是稳压廷尉的。可郭松手下有个荀彧,还兼任了一个侍中,这就麻烦了。绝对会成为何进在宫廷的绊脚石。

赵易连夜赶到张让府上,询问这件事。张让一脸惊讶,表示他根本还没有得到消息。一打听,才知道是皇帝见了皇后之后迅速决定的。

圣旨是何皇后写的,文言水平并不算高。不过这一类未经过尚书台官员润色的圣旨,基本都是这水平,杨琦也没有怀疑真实性。

“任郭松为廷尉,行侍中,西柏亭侯,食邑二百户。”

“廷尉?”郭松有点懵,这特么是让我来当最高大法官的?而且一步到位直达九卿,这官位是不是高的有点离谱了?“侍中大人,这圣旨没写错吧?”

杨琦笑道:“九卿之位,确实高了。不过你诛杀张角、张梁,平定冀州,倒也不算出格。既然是圣上封的,你就好好干吧。”

“臣郭松接旨。”郭松接过圣旨,随手便交给无名拿着。

“我们应该面圣免去郭松的官位。”

张让看着无比急切的赵易,笑了笑,道:“稍安勿躁。老身这几十年什么人没见过?不过昙花一现而已,很快就会被排挤出局的。”

赵易怕的是没等郭松被排挤出局,自己就先被查抄了!“郭松此人不通人情,一旦坐上廷尉之位……”

“哎哎。”张让示意他闭嘴,笑吟吟的问:“老身听说,你是郭松的学生?他对你,有救命之恩,犹如再造父母?”

赵易哑然,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回答。

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烧司徒 (第1/3页)

“夫子,皇上有旨。”无名敲响门,唤醒刚刚入睡的郭松。

郭松赶紧收拾妥当,整理好衣冠,这才开门接旨。在明代以前,跪拜礼并不多。郭松接旨自然也是无需跪拜的,拱手肃立表示尊敬即可。当然了,他草莽出身,就算“失礼”也无妨,毕竟“礼不下庶人”,历史上也鲜见因为接旨礼节问题遭到惩罚的例子。无名没有任何功名,也谈不上什么“士”,圣旨也不是发给他的,所以他就很随意的站在一旁看着。

杨琦打量了郭松一番,心里赞叹了一句。“以貌取人”是中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历朝历代选官用人都要先看容貌。同样的功绩,长得好看,那就优先做大官,面貌次一点的,官位就小一点。所以一旦碰上“刘罗锅”这一类的官员,史官都会特别记一笔。

圣旨的内容,杨琦事先看过几次,主要为了防止现场念错字,造成丢脸和尴尬。见了郭松本人面目,他对这次的官职的疑惑少了大半,长得这么帅的人,那必然是品格高洁,能力卓越的,当大官是天经地义。

阅读三国之乡村小教师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