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杰传

〖骆杰传〗

第八章 铭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其三:连环翻板,即在陵墓墓道中挖掘深约3米以上的陷坑,长短与宽度视墓道具体情形而定,坑下分布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若盗墓者踏上木板,板的一端随之下陷,人必掉到坑内的刀锥之上。锋利的尖刀利刃将穿透盗墓者的胸膛及五脏六腑,活着爬出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其四:毒气,就是利用汞(水银),把汞浇灌在墓中挖好的渠沟里,由于墓室密封,而水银又易于蒸发,从而形成巨毒的汞气,充满墓穴中,使盗墓者进来后就中毒而死。

其五:驽箭。从历史上发掘的重大古墓来霁,但就秦俑坑出土的弓驽来看,其弓干和驽臂都较长,材质可能是南山之“柘”(山桑),当是性能良好的劲驽。据学者们估计,这种弓驽的射程当大于800米,张力当超过700斤。如此劲驽,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只有采用“蹶张”才能奏效,即用脚踩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八章 铭牌 (第2/3页)

远,杀伤力强,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的弱点。另外弓驽的杀伤力强大,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而古时防盗墓的机关更是花样繁多。

其一:为了守住有关陵墓的秘密,将凡是参加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们出来,就强行封闭墓门,残忍地将其全部活埋在陵墓中,以免后世盗掘。像元朝皇帝死后,也是采取秘葬,所葬之处拱卫森严,人所莫知。公元1259年,元宪宗死在合州(合川县),诸王大臣用毛驴驮着他的尸体,运送到成吉思汗墓地旁边。为了防止泄密,途中护卫的士卒“见人辄杀”,据说沿途被杀者多达二万人,把扶送尸体变成一场血腥的大屠杀。

其二:疑冢假坟,据一些野史裨官记载,曹躁死后恐遭盗掘之祸,乃设七十二疑冢于漳河两岸,下葬时从宫中同时有七十二队嫔仪队伍出门各奔四方,使人们不能分解究竟哪一座冢墓葬其真身,哪些坟丘为曹躁的“衣冠冢”,后来,这一传说经过《三国演义》的渲染,更是流传广远。

阅读骆杰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