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大晋太宰〗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两部火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很多改革总是用一个词来形容,富国强兵,可见军事实力往往是改革的原动力。这种例子在中外历史当中屡见不鲜,外部压力往往能激发出来改革的动力。

晋朝是没有这个动力的,所谓的外患,跟当初的匈奴也没法比,面对的不过是分裂的鲜卑部落,但这不代表富国强兵就没有目的,燕王非常尊重终结三国乱世的洛阳禁军,正是因为这种尊重,所以才要多加准备应对。

至于什么兵种入眼,司马季选择了符合南北朝时期潮流,欧洲十四世纪之后的重骑兵。幽州能不能支撑起来这样一支重骑兵,那就要看怎么养了。

如果是用来做常备军,时刻准备出战,那养不起,整个大汉帝国也不过才养了几万骑兵,刘秀就是争取了驻守在边镇的骑兵支持,才又把汉朝续上。东汉王朝幽州突骑最为知名,这只赫赫有名的突骑部队不仅助光武帝刘秀夺取天下,为东汉建立立下汗马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他们名义上还是不敢和大晋对抗,狐假虎威的司马季身为大晋燕王,足够震慑两部。

其实是不是能调解成功,司马季根本就不在乎,不成功更好,你们回去继续,燕王不过是惺惺作态,对洛阳表示一下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提升幽州防御的道理。世上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和公正。聊尽人事罢了。

当然,司马季是没有幽州军权的,此事需要说动幽州刺史许猛来办理。至于办法么,当然示之以威,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示威工具,就是军队,没有比军队更加合适的存在。

“此事需要向京师请旨,燕王稍安勿躁。”许猛明白其中的前因后果后这么回复道。哪怕是封疆大吏,也不能擅自调用军队,这其中的厉害关系非同寻常,许猛小心谨慎非常正常。

洛阳回信需要时间,司马季的行程也很紧迫,各地官吏已经开始征发徭役,这事他都已经不关心,年年都有的事情。心思已经主要在积攒实力的燕王,当然要看看自己的硬件,是否能够支撑起来战争。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两部火并 (第2/3页)

落,不得不采取一些鲜卑化的举动。

中原人看塞外的胡人都是大同小异,但人家内部还是分的很明白的,晋朝对宇文氏的跟脚不关心,不代表其他部落就能对宇文氏一视同仁,几个部落的当中,尤其慕容氏和宇文氏的关系最差,其中还涉及到底盘问题,谁让人家挨着呢。

但这次并不罕见的火并,司马季决定要利用一次,边关无事他这个我大晋最北方的藩王,不就是不重要了么,深谙借势的司马季,此时就要利用一次冲突,让自己修缮幽州城防的举动更加合理,边关不宁在他看来是好事。

让人给宇文氏和慕容氏送信,司马季刚骂完赵王不相干非要碰瓷自己,一转头就扮演了赵王的角色,去碰瓷胡人,如果两部的首领和燕王脾气差不多,肯定会把司马季埋汰赵王的言论送回来,“关你屁事,你算干嘛的?”

阅读大晋太宰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