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大晋太宰〗

第三百四十七章 庄园经济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可一个农业社会,自然经济重新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会让国家的控制的人口和财富减少,对一个国家来讲绝对不是好事。

进入乡村的人口又寄托在士族之下,成了士族保护自己的重要力量,可以用庄园当中的坞堡修缮情况看出,很多士族仍然在修缮坞堡。

这些坞堡在八王之乱以后,曾经保护了北方民众的生活,不过坞堡一直被修缮,绝不是这些士族有先见之明,只是用来保护自己的生活不受损害而已。可以成为面对胡人的壁垒,但换成晋军,它一样可以成为壁垒。

这种庄园越多,说明一个国家能调动的力量就越小,现在天下尚未大乱,宗室诸王还在,军镇也没有消失,但要是继续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么大的一片庄园能建立,说白了就是在圈地,和他在幽州下令不准百姓进入北平郡的铁矿区是一个道理,把名义上属于晋朝的高山大泽圈进去,封固山泽是提供建立庄园的基础。这玩意在八旗入关的时候曾经干过一次,可八旗圈地大部分都是在帝都周围。

可类似泰山羊氏的士族,在整个晋朝到底有多少,司马季连估计都估计不出来。至于圈了多少地,可能只有刚设立的占州也还没有,剩下十九州应该遍地都是。

有了地就需要人口来发展,因为三国混战之后,人口大量消失,但是铸造的铜钱却还存在,直到现在晋朝都不铸币,就算是如此,铜钱在民间的购买力也大打折扣,普通百姓对财富的认可,变成了土地、布帛和粮食。

而土地明显是野外更多,用于活命的基础在于野外的山村,城池当中的人口自然开始迁到山村居住,所以来的时候,司马季一行人才看到了破败的城池久久不能恢复,因为和城池相比,明显是庄园更能提供他们活命的本钱,庄园的发展比城池快得多。

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说,这叫逆城市化,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自然化倾向的追求、大城市工业向外寻找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达。

第三百四十七章 庄园经济 (第2/3页)

“庄园当中有山有水,鱼塘、果林应有尽有,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羊氏领地的庄园,看起来比一些城池都要安逸,时间还短,看不出来到底有多少佃户、奴隶在为羊氏服务。”

“坞堡看起来破损并不严重,说明还在有人修缮,羊氏的部曲虽然并没有见到多少,但几次擦肩而过,都能感觉到,应该不次于郡县的武吏,当然和几个重镇还是无法相提并论,应该和其他封国的守土之士差不多。”

几个护卫接连发言,将这几天自己看到的一切一一道来,有人侧重于军事,有人侧重于生活,让司马季频频点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阅读大晋太宰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