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传奇

〖围棋传奇〗

第一五九章 态度端正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对于这样一种观念,李襄屏相信现代人普遍都没有异议的吧?那么好了,李襄屏可以请现代的那些贬古派们好好想一想,既然现代人会持有这种观念,那么你们凭什么认为古人就不会这样想,他们只会执着于局部手筋?

所以实事求是的说,只要现代人不是太过自以为是太过自我感觉良好,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中古棋,那就应该很容易理解像“金井栏”这样的只能进“三子谱”了。

因为这类定式虽然复杂难解,但也只是复杂在具体的手段和手筋上而已,在抽象判断上却不算很难,因此在古人看来,像“金井栏”这样的显然还够不上最高层次啊,比这复杂的定式可是还有很多。

比如老施那个年代流行的“五六飞攻”和“拆二飞攻”,这就是具体手段和抽象判断并重的高级定式。

再比如明末清初流行的“大铁网”,“小铁网”,“空花角”,“玉屏风”等等,这也是比“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的问题来了,像“金井栏”这样的定式,它在中古棋中是什么级别?它算是最复杂的定式之一吗?

嗯,到了现代以后,倒是有很多人认为这算是中古棋最复杂的定式之一,并且把它和“倒垂莲”以及“大压梁”并列,好吃这是中古棋的三大复杂定式,比肩“大雪崩”等三大大型小目定式。

然而很遗憾的是,这可能只是现代人的看法,中古棋体系里的棋手却不是这样看,要不然的话,“金井栏”也不会只进老过的“三子谱”,别说是“对子谱”了,哪怕连“二子谱”都没资格进。

说到这可能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李襄屏个人认为,这恰恰是有很多现代人低估中古棋的地方了。

“金井栏”为什么只能进“三子谱”呢?李襄屏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大家都知道,在围棋这个领域,有一种“判断高于计算”的说法,也就说大家普遍都认为,围棋中抽象的判断要难于具体的计算。

第一五九章 态度端正 (第2/3页)

当时国内一流好手汪耘丰对阵日本棋手广濑平治郎六段,由于汪耘丰之前已经多次受挫,情急之下他找到一本棋书,这本书也不是别的,过百龄所著“三子谱”而已。

然而恰恰就是这本书救了老汪的命了,因为他通过这本书中学到一个定式,这个定式也不是别的,就是中古棋中非常古老非常普通的“金井栏”,这个定式古老到什么程度?古老到在咱们国家南北朝时候,这个定式其实就已经成型,大概在公元500年左右,梁武帝萧衍在中就有“东厢井栏”的说法,可见该棋式流传之早。

普通到什么程度?普通到过百龄只把它收录在“三子谱”里-而“三子谱”可能有些人还不太清楚,这其实是古代一本围棋教科书,是过百龄认为他让3子的人就应该掌握的东东。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古老非常普通的“金井栏”,却变成老汪手中的一把飞刀了,他依靠这把飞刀,留下一段“平生快事问秋翁,金井栏胜独眼龙”的佳话。老汪字号“秋翁”,而广濑因有只眼盲,故有独眼龙之谓,平心而论,这句诗确实显得有那么一点不够厚道,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句诗,倒是让“金井栏”这个定式声名大噪。

阅读围棋传奇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