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重回80当大佬〗

第50章 小心抄错答案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就是此公当工会注席时,为了应对汽车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人失业加重的现状。谈出了一个史上空前绝后优越、把资本家逼上绝路的条款:

“无论此后历年底特律汽车产业自动化程度如何提升,工人薪酬福利开支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977年的现有值”(当年的统计数据是28%,也就是卖出100块钱的汽车,28块花在工人工资上)

然后从那一年起,美国三大汽车商一边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一边总工资被强制不许下降、成本奇高。80年代最尖锐的时候,出现过“部分底特律汽车工人年薪70万美元”的奇葩案例,然后十几年里市场统统被日系车占领了。美国工业的亡国肇始于此。)

……

“小顾!我这儿都没货了!你下一批什么时候能发过来?”

被缺货所困扰,韩婷只能打国际长途催促。

她难得觉得新工作非常有意义,已经喜欢上这种奋斗的感觉了,却被后方提供弹药的队友拖了后腿,谁都会不爽。

“韩老师你别急,我刚刚打听过了。下一批200台、5个集装箱货柜,已经在太C港装箱了,5天后就能到横滨。客户催得急的话,你可以先把合同签了,只收定金、另约交货日期么。”

集装箱货运也是60~70年代刚刚兴起的,如今还算挺新的事物。70年代香江那些新崛起的巨富如包氏等,几乎都是航运业大亨,便是因为赶上了集装箱货轮这波热潮。

而国内此前还并没有可以效率周转大型集装箱货轮的港口基础设施,位于姑苏的太C港算是开放后的第一个,甚至比深市的蛇口还早。当初设港的目的,就是从曰本进口刚立项的宝钢所需的设备。

在电视机产线不停产的情况下,尽其所能协调产能和原材料,兼职搞游戏街机,撑死也就是一个月500台的产能了。

千万别觉得这个数据很少,当时国内的重工业国企,产能普遍是这个现状,也算时代特色了。

《历史转折》纪录片中,便提到过北汽这种大厂,79年才生产汽车5000辆,而当时与之谈合资的克莱斯勒,一个厂子有200万辆年产量。

(说句题外话,美国汽车工业就是从1978年开始衰落、然后对华合资寻求产业转移的的,后来的鬼城当时就种下祸根了。

79年中美建交时,美方派来的首任驻华大使,名叫伦纳德·伍德科克。此人在当大使之前,是全美汽车工人总工-会的注席。卡特总统可能是觉得派一个劳工领袖来当大使,比较容易被社会注意国家接受。

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0章 小心抄错答案 (第2/3页)

深谙政策的他,知道与“倒卖”相比,“本国公民在内地开厂”要严重得多,涉及到了“直接剥削工人剩余劳动”。所以他只能把生产外包给西湖电子厂。

就这,都已经顾及到了本市的电子厂多多少少有些关系可以请托——老爹顾镛如今已经提前当上钱塘制氧机厂的副厂长了。副厅级的企业,副厂长就是县处级。

虽然与市电子厂没有领导关系,但都是本市重工业国企圈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对方也会卖个人情帮忙捂盖子。

而西湖电子厂即使是按原先的计划主产电视机,一年的产量都不会超过三万台。

阅读重回80当大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