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

〖重回80当大佬〗

第623章 研发本土化大潮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但愿这个落差,能让旁边的中国美工和策划师奋起直追,抛掉那些“诱导玩家如何意淫打怪升级太丢脸了”的传统节操,把端着的架子彻底打碎,尽快进入卖爽卖萌卖杀必死的血腥市场竞争状态吧。

于是,与会的软件部门负责人和骨干,当着顾骜的面又请示了一些细节,讨论了一下,决定把之前提到的天鲲负责汉化的部门,也合并到这个工作室里。

顾骜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反驳。

印象里,他依稀记得国内87年那波开始搞汉卡、中文WPS的人,貌似都是京城中关村成立同期,逃离京城南下特区谋求到的发展。

所以顾骜本意是打算把搞汉化、中文WPS的项目组,都汇聚到特区,以谋求招得到足够的英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怕在钱塘这种乡下小地方无人可用。

但既然前几年的浙大-斯坦福委培交流生项目,以及天鲲原先的外包工作室,已经在钱塘有基础,加上集中办公确实更利于管理和成长进步。

“那就这么办吧,钱塘就钱塘好了。我本来是倾向于在特区,人才多。不过把天鲲的招牌打出去,多做点招聘广告,应该能把京城那些高校、研究所下海的人吸引来吧。”

顾骜自嘲地沉吟了一句,算是拍板认可这一安排。

手下听了这番话,却都觉得顾骜多虑了,无不轻松笑着拍马屁:“特区虽然有吸引力,但国内目前的软件相关产业,捆一块儿还不如咱天鲲。天鲲要在哪里,人才当然会来哪里京城那些同行根本拉不住人。”

但顾骜很有魄力:“人力成本是我要考虑的问题,你们不用考虑。我请曰本人,就算暂时高价,也不会超过三年。等到90年代,我要实现游戏策划、脚本和美工人员的全面本土化。大家与其担心这个,还不如想想看怎么样让新招进来的人努力跟着曰本人学习,把他们的本事都学到手,把与国际先进理念的差距彻底弥合掉。”

顾骜这么说了,也就没人再会反驳,毕竟问题的矛盾,推到了“跟着曰本人打下手的中国雇员是否努力,是否尽快把本事学到手”。学到手后就是曰本人走人的日子。

80年代后期,正是曰本经济最疯狂、科技产业雇员薪酬也最牛逼的时代。顾骜找个在东京业内干过几年、在秋叶原摸爬滚打的策划师、美工师,你没50万日元月薪根本拿不下来。

加上去年10月后日元升值了,兑人民币的黑市汇率目前已经涨破20兑1大关。再算上“去生活环境恶劣的穷国打工,要额外加钱”。

这就意味着顾骜可能要花相当于三五万人民币的月薪,才能请到一个曰本人。可这些人到了中国,其实享受的是猪肉1块5角钱的物价,简直就跟活在天堂里一样。

86、87这两年,国内软件相关行业也算是真正起步了。

做实事的企业是不少的,比如两年后要成立的清华电子科技和清华科研总公司(后来的清华紫光),那还是实打实想搞硬件、芯片,至少也是搞嵌入式系统的。

当然了,以“汉化、装电脑、提供外国电脑品牌进口后的修修补补”之类业务起家的,也不少。

比如后世的法务部营销大神方正,还有就是不方便评价的联想,都是在这两年冒出来的。凭心而论,清北中三系势力,还是清节操值相对浓厚一些。

并且因为产业集群的出现,京城会在87年正式开发中关村,作为软件科技产

第623章 研发本土化大潮 (第2/3页)

的钱。

这也太不划算了吧?明明他们到了中国可以享受比曰本低廉得多的物价开支,攒下更多的钱,却居然还要更高薪!这还不如请中国人自己加班啃呢。”

“就是,让国美的学生来软件公司做美工,只要给曰本人十分之一的工资,他们都24小时不要命三班倒了。”硬件部门的鲁运达低声碎碎念了一句。

因为他老婆就是美院的,当年做过“植物大战僵尸”电动的美工。当年天鲲还在做初代街机呢,所以也算是公司美工领域的元老了,不管艺术水平怎么样。

阅读重回80当大佬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