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隋末

〖凤舞隋末〗

第一百三四章 问鼎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加之灾年饥馑,百姓困苦,冻馁交加,在无法生存的情况下,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在大业十年(614年)到大业十三年(617年)间,农民起义的风暴已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在全国各地兴起的起义军大小不下一百余支,参加的人数更是达到达数百上千万人。

大业五年(609年),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有“狂寇”数万(王薄起义)。六年,北方的雁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揭竿而起啊!要什么粮食被服、武器装备?你看人家搞农民起义谁会装备那么多东西,还不就是一路攻打县城,然后搞开仓放粮,历史书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黄小刚一想,倒也的确如此,反正他读的高中历史上的确介绍了不少农民起义,从陈胜吴广起义的大泽乡起义,到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起义,都有详细的介绍,似乎黄娜一点都没说错。

不过黄小刚想了想,还是挠着后脑勺问道:“可我怎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对此,黄娜的说法是:“因为老舅你从没造过反,所以觉得造反就跟你开装修公司一样,什么都要脚踏实地,你看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尤其是隋末这一块,提到都是苛政、民不聊生、苛捐杂税、食不果腹这些关键词,所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四面开花,几乎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振臂一呼便揭竿而起,百姓闻声云从……”

黄娜这么一说,道理还当真没错,这隋朝末年因为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

第一百三四章 问鼎 (第2/3页)

看看人家随便什么左孝友、卢明月,还有王须拔什么的,只要一起事就能在数月间号称拥兵十余万人,他们是怎么干的,不就是裹挟群众么,咱们怎么就不行呢?”

黄小刚听了觉得脑门上一股子白毛汗,答道:“群众没有战斗力啊!”

黄娜理所当然的道:“咱们有啊!而且群众的主要作用就是摇旗呐喊撑场面,再说还可以改造啊!”

黄小刚搓搓下巴,反问:“武器装备呢?粮食被服呢?”

阅读凤舞隋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