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隋末

〖凤舞隋末〗

第四百四六章 鲁班后人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待得入营一番摆谈,也才知道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老汉的两个儿子便使长索系在木鹊腹下,就如放风筝一般拖着木鹊跑了起来。

你还别说,这木鹊虽然是木材加皮革还有鸟类羽毛粘制而成,看上去自重蛮大的,可当真却是能飞,随着老汉两个的儿子用人力牵引跑了一阵,竟是放出了老长一段的索子,看高度至少能有二三十米上下。

黄小刚看得满眼惊奇的同时,也是眼前一亮,不过他忙也唤道:“好了!好了!快收起来,莫要出了意外!”

开玩笑,那木鸢里面可是载着一个小孩儿,看样子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他可不想一个不慎出了什么意外。

待招呼老汉一家把木鹊收了回来,并且看那呆在木鹊肚子里的小孩儿没什么事情后,黄小刚当即命令随行的侍卫赶紧帮老汉一家收拾而过,然后直接领着他们一家回了大营。

第四百四六章 鲁班后人 (第2/3页)

起了自己上学的时候倒是学过,在春秋战国时,墨子(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当时墨子在鲁山(就是在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

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风筝,后来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根据墨子的理想和设计,改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

而眼前这老汉一家献上的木鸢,看外形分明就是喜鹊的造型,想来这应该就是鲁班传下来的“木鹊”没跑了!

哪知道黄小刚还在左看右看,暗暗偷着乐的时候,却瞧见那老汉用手在木鹊的胸腹上一拨弄,那木鹊的腹部便有一扇小门被他打开,然后见他啊啊的招呼一声,一直站在边上的总角小孩儿便也跑了过来,眼都不眨便就钻入了木鹊的腹中。

阅读凤舞隋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