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笛赋》(第一更)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然……又有何人真的前往秦国一观。

“芳林皓干,有奇宝兮。博人通明,乐斯道兮。般衍澜漫,终不老兮。双枝间丽,貌甚好兮。八音和调,成禀受兮。”

“善善不衰,为世保兮。绝郑之遗,离南楚兮。美风洋洋,而畅茂兮。《嘉乐》悠长,俟贤士兮。《鹿鸣》萋萋,思我友兮。安心隐志,可长久兮。”

“此为宋玉之意。”

口中语落《笛赋》最后之言,宋玉看着条案侧的侍女进献茶水,朗朗而出,对于燕国使者刺秦事败。

未能承继师尊芈原之意,振兴楚国,是自己的遗憾。

可……当年之时,师尊身死,黄歇势大,助力楚国灭鲁之后,权倾朝野,自己未能与之抗衡,被罢黜,无奈他何。

这是自己一生的遗憾。

流落诸夏,除了能够寄情于歌赋之上,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的确有些淡淡的失望。

可此刻心中之意已经淡化太多了。

对于那位使者韩申,着实敬佩,诸夏间,能够有那般勇气的,罕见也,其人所为,乃是一谋己身的诸夏。

并非太多杂乱之事,玄清子音落《笛赋》,当随意之谈。

“先生这般才略,却未用于楚国,实为楚国之悲也。”

“《笛赋》之内,有一言,玄清记得很清楚。”

“夫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暴也,缛则泰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也。”

“莫不也是闲趣之言?”

周清笑语,《笛赋》之内是否有那般深意,对自己来说,并不重要,自己也并非要将些许罪过压在送与身上。

而是此人师承楚国芈原,天生的目光中对秦国有敌对之意,这一点着实难以改变,山东诸国诸人口中所传秦国之象。

“芈原即死之后,诺大的楚地,先生同唐勒、景差三人,好辞而以赋扬名,惜哉,皆祖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周清摇摇头,不再提及《笛赋》之事。

楚国本为大国,数百年来一直为大国,一直为强国,奈何……是楚国自身的选择。

“这或许就是道家所言的道吧。”

宋玉为之沉默。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笛赋》(第一更) (第2/3页)

“《笛赋》却为在下听闻燕国使者韩申刺秦之后所作,其行却为壮阔,此举却为悲壮,千年以来,鲜少有人可比。”

闻此语,宋玉神容未改,只是浅浅一笑。

《笛赋》之言,万人阅览之,有万人之意。

玄清子欲要将此心加在自己身上,并无太大作用,自己早已不理会楚国之事多年,是故,自己为之无感。

阅读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