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小说家

〖秦时小说家〗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百家同源(求票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武真侯过誉了,相较之武真侯挥洒笔墨于四郡要地,郑国不过小打小闹罢了。”

“原本在郑国的所谋中,秦国各处的水利休整都在逐步推进,先行关中,而后随着上将军东出步伐,对韩国之地、赵国之地一一休整。”

“使之快速的安稳下来,不外,有着中央学宫存在,数年来水家也培养不少专人前往,倒是令郑国有机会前来四郡。”

郑国拱手一笑,于面前的武真侯,也是极为佩服的。

年岁不大,一身功劳非自己所能及。

数次救大王为危难之中就不说了,举国大战郑国渠的时候,非武真侯出言献策,郑国渠的修建怕是要延后一两年才可以功成。

而偏偏那个时候,秦国举国上下干旱无比,诸夏各地也是如此,果然郑国渠的修建继续延后,对于秦国的内外局势来说,当为恶劣。

武真侯一言,省却数年之功,足堪大能。

其后无论是文韬整治陇西,还是武略征伐韩赵,都彰显大王的重视,都彰显武真侯的才学,秦廷上下无人有意义。

如果有异议,你若是也能够做到武真侯那般,大王想来也不会有异议!

“大田令这个时候前来这里,于四郡之地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半柱香之后,正厅之内,周清居于上首,郑国居于下首右侧首位,政事堂五人随同,条案陈列,彼此宴饮欢悦。

郑国的到来,于周清来说,还真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驰道、直道、要道的修建,自然很简单,遇水搭桥,遇山开山便可,然……河流水利的打造,非真正专业人士不可行之。

诸夏之内,郑国无疑是其中最为顶尖之人。

可……在郑国看来,武真侯对于秦国最大的功劳,更是当属护国学宫与中央学宫,学宫之属不是诸夏先例。

两百年前,魏国有西河学宫,从其内走出的一位位大才,令的魏国瞬间成为诸国霸主,齐国有稷下学宫,令齐国恢弘一时。

然……无论是西河学宫,还是稷下学宫,都未能够坚持下来,西河学宫寥寥数十年,稷下学宫如今只剩下养士之名。

而秦国法家务实,不理会那些虚名,两大学宫更是由武真侯亲自督造,护国学宫无需多言,近年来的东出战场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军将晋升由学宫出身占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百家同源(求票票) (第2/3页)

切诸般,取决于郑国。

郑国虽不欲如此,奈何国府上下无人敢当治粟内史之职位,也只有到如今地步了。

数年来,关中各地,都有郑国的足迹,诸般水利的修建,诸般河流的改道,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如果说王翦率兵东出天下是为恢宏大势,则郑国在后方所为,功劳丝毫不弱,从其近年来官职不显,爵位升隆可见。

阅读秦时小说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