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脊梁

〖大唐脊梁〗

第039章:难嫁的长乐公主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两人一比,高下立判!

此外,长乐公主一反常态的表现也令他生了赐婚之念!

将嫡长公主长乐许配罗通,好处有七:

一是肯定罗通今晚之功,表现出李世民对英才的重视、欣赏、赞赏。

二是打消罗通疑虑:老子将最疼爱的女儿都给你了,你又是老子的徒弟,两个半子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儿子了,父子之间还有什么好戒备好担心的呢?

三是抵消政治因素,罗通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就成了长公主驸马,也不会生出什么波澜!

四是安抚武将、安抚烈士:借此事用天下人宣告,他李世民不是人走茶凉、薄情寡恩之徒,你们为大唐作出的贡献朕都记在心上。

五是长乐公主喜欢罗通,李世民是一个皇帝,凡事都从政治方面去考虑,但是在皇帝前,他还是一个父亲,自然希望女儿快快乐乐的嫁给自己欢喜的人。

六是受瑶池公主刺激了,瑶池公主不挑皇帝、不挑皇子,却挑一个半大的孩子去和亲,李世民认为是象雄国发现了罗通的价值,想把这一宝藏据为己有,此外还隐含挖墙角的意思,企图通过这一事件向大唐那些怀才不遇的英才抛媚眼。公主还之以公主,无疑是破解象雄这一记暗招的最好方法了。

七是家事。长孙皇后贤明远播不假,但对于娘家照顾过火了;尤其是长孙冲,长孙皇后对他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好,多次都想撮合他与长乐公主的婚事,李世民嘴上答应考虑,心里实则不乐意。

也因此,待嫁之龄、名气最大的长乐公主的婚事,反而因为嫡长公主这一身份耽搁了下来。

原本,李世民意想中的佳婿是文质彬彬的长孙冲,打算用“亲上加亲”的古训来淡化一部分政治色彩!可危难最能见人心,那小子在长乐最无助的时候,竟在他的眼皮底下无耻的匿了!

这等小人,岂是长乐良配?

这等小人,有何资格当他李世民的女婿?

反倒没个正形的罗通,在整场晚宴中一鸣惊人,比箭比武扬大唐雄风、反对和亲竖大唐铁骨、拆穿谎言挽回颜面……此之种种,无不展现出名臣名将的潜质。

只因长孙无忌是皇室宗亲外的大唐第一人,掌管大唐的黑暗力量!在野,他还是关陇世家的领袖。势力之大、威望之大令人咋舌。除了他本人,叔父长孙顺德是大唐军事核心十六卫左骁卫大将军,再加上长孙皇后的影响力,使长孙家成了仅次于皇室的第二大实权世家,若再把嫡长公主长乐许入长孙家那就更恐怖了。

李世民对于长孙家的忠贞是深信不疑的,但这一代人过后呢?谁能保证长孙家下一代会不会继续忠诚下去,就算长孙家没有异志,可是未来的皇帝李承乾会相信这种位高权重的外戚吗?李世民深谋远虑,认为长孙家再进一步就“过尤不及”了,但枕头风太厉害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英才的李世民也便违背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将长孙冲纳入考核范围。

总而言之,罗通存在的价值简直就是为了长乐而生,能力什么的都得靠边站,将长乐许配罗通公私兼顾、两全其美!

但现在,李世民以全新的视角看着这一对抱在一起的玉人,听着女儿喜极而泣的声音,仅剩由衷的祝福,及淡淡的失落,还有对强大实力的无限向往……

但,想要在每个子女身上看到这一幕,强大的实力必不可少。

第039章:难嫁的长乐公主 (第3/3页)

他就想到“联姻”二字。

联姻是世族大家拉拢人才最有效的方法,皇室是天下最大的世家,李世民的那些姐妹也是这样一个个许进功臣之家,从而达到笼络人才、安抚人心作用,以后,他的女儿也会这样一个个的嫁入功臣之家。可是诸位公主,不是未到许婚年纪,就是已经许给了大臣子,唯有长乐公主一人适合。

长乐公主至今还没有许配人家,一是李世民着实舍不得这个女儿,李世民一生多才多艺,他的子女也是如此,这其中,长乐公主又是个中之最,她以美闻名又雅擅丹青,可谓尽得父母溺爱,集万千宠爱与一身。更难得的是长乐公主受到这般荣宠,可身上全无主公的那种娇蛮之气,就如长孙皇后一样,贤惠淑德,是那种标准的贤妻良母。这种宝贝女儿,任何一个父亲都舍不得。

二是政治原因,长乐的嫡长公主这一重身份尊荣无双,在大唐女性之中,是仅次皇后的显赫存在,连太子妃都得靠边站,是故嫡长公主的婚事需要想得面面俱到!因为无论嫁给哪家大臣子都会引发一场风暴,稍微不慎就会发生站位结党这种有损国力之事。

阅读大唐脊梁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