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的战国

〖公家的战国〗

第十一章 元服仪式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鄙人斋藤新九郎朝信谢过大人!”乘松丸行礼后接过了写有名字的宣纸。

斋藤新九郎朝信,这便是乘松丸的新名字。这个时期日本不论是公家还是武家,名字是十分繁琐的。是由姓、氏、苗字、通称、名、官位等组成的,而名又包括家族通字和偏讳,以乘松丸为例,乘松丸是元服前的乳名,成年后一般就不再使用了。其正式称呼中,斋藤是家族苗字,新九郎是通称,即通常的称呼,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字”,用以日常称呼使用,毕竟有些场合直呼名字是见外或很不礼貌的,而这个通称一般是在嫡系继承人间带带相传,如乘松丸的父亲统称也是新九郎,再说名“朝信”,“信”字是斋藤家通字,家族的子嗣都会传用这个字,剩下的一个字就是偏讳,一般由有声望的人赠与,当然也有因赠与人地位特别高,而把获赠的字改作为家族通字的情况。赠字人与被赠人在一般情理上,产生一种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有多牢固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至于姓和氏,由于斋藤家并非名门出身,只是越后国地方的豪族成长起来的,所以实际上其是没有姓和氏的。

以坂东八平氏出身的长尾家为例对比其实更为直观,比如玉千代的“养父大人”晴景,其幼名猿千代,元服后有了通称“平三郎”,“长尾”是家族苗字,名为“晴景”,其中“景”字是长尾家代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次的元服仪式是有些不伦不类的,按照武家的惯例,男丁一般在十二到十四岁左右元服,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特殊时期七八岁元服的也不是没有,但按照惯例来说,乘松丸已经快十七岁了,元服确实有些晚了,而弥次郎十一二岁的年纪倒是刚刚好,两人坐在一起,总有些怪异。

虽然两人一起元服,但担当主持的确并非都是晴景,乘松丸是由大熊朝秀负责仪式的。见乘松丸已经剃好头,便来到房间中央,在乘松丸对面跪坐下来,并从怀里拿出了宣纸打开,将宣纸上写着字向众人展示后,喝到:“斋藤家的乘松丸!”

后者恭敬附身。

大熊朝秀继续说道:“受晴景公和定信大人(乘松丸父亲斋藤定信)委托,我在此主持你的元服礼,我将我的偏讳‘朝’字赠与你,希望你不负武家荣光。”

大熊朝秀将写有字的宣纸举过头顶,上面写着“新九郎朝信”。

第十一章 元服仪式 (第1/3页)

对于这个时代的武士来说,元服代表着真正意义上的成年,是一生中十分重要的仪式,此次晴景给乘松丸和弥次郎元服确实是大场面,越后国内有头有脸的豪族,或是族长亲至,或是派了嫡子观礼,在评定间坐了一层又一层,倒是给人一种长尾家是众望所归的错觉。

此次,玉千代也获得准许在评定间里观礼,看着面前正在剃发的乘松丸和弥次郎,一股莫名的喜感油然而生。

剃发最初并不是元服的必须程序,但也较为流行,似乎一个锃光瓦亮的“月代头”可以向世人宣示武士的威严。剃发主要是为了方便带头盔,由于传统日式头盔造型的原因,留发在激烈作战时可能会拉伤发根和头皮,影响武士发挥,所以纯军事意义的“月代头”逐渐流行起来,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元服都剃头,“军神”大人元服时就没有剃发。

操刀剃发的也是长尾家的重臣,倒是好手艺,不到半炷香的功夫,就完成了2个地中海的造型,玉千代觉得乘松丸和弥次郎瞬间老了十岁。

阅读公家的战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