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重返大隋〗

第343章 副相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至于成本问题,易风则觉得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一个急救包能要多少钱?就算每个士兵配一份,可这种东西,一场战事一般配一次就基本好了,后面就算再有补充,也不会多。一个急救包就算一百文两百文,那又如何,比起一个士兵的生命,这个成本已经很值了。朝廷虽然对府兵的抚恤投入并不高,但再不高。士兵战死沙场,或者残疾。朝廷也得拿出一笔不少的钱来抚恤,而如果士兵因为这个战场急救和伤兵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多少钱?如何保证供应?”杨坚很执着的问着成本。

易风原本提出这个计划,也存着既帮助朝廷降低这次战事的伤亡率,以在杨坚面前赢得满意,同时又为自己争得两个大的朝廷订单,赚上一笔的想法。不过眼下看杨坚这个样子,他想了想,干脆换了一个思路。

“陛下,我有一个计划,我们可以把这个急救包细分下来,不一定要把整个急救包交给一家去做,我们可以把其中每一样物品都拆分单独出来,然后再分别交给不同的商人去做,甚至我们还可以把一些商品再细分。就好比这怀荒白药,虽然只有怀荒一家药厂能够生产,但我们可以把他分成原料采购、加工以及最后的炮制和运输四个环节。除了由怀荒药厂保留核心的最后加工配制外,其余的都可以交给其它的商家。甚至可以按照我在怀荒时的做法,把原料采购、初加工、运输等按区域划为成各个区,每个区招募其中最有实力的商人让他们去做。”

易风说的这些,就是改变现在朝廷的一些办事方案。一般情况下,若是这急救包项目由朝廷来做,那必然是朝廷的户部下属或者是少府寺之类的衙门设立工坊,招募工匠工人,然后采购原料,再制作加工。这样的方法传统,但却绝不高效。而易风提出的方法则是后世普通的政府采购单方式,正式把一个项目分拆,然后通过招标,交给那些最有实力的商人,让他们去承包完成,政府不负责实际上的生产,而只是招标和验收。这种方式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的。

杨坚倒也不是那种古板的人,听了之后,也立即明白了这种招标承包模式的好处。

第343章 副相 (第2/3页)

救以及伤兵疗养能带来的巨大好处,也十分明白。不过杨坚也不会被一些空头计划所打动,他立即宣易风进宫,当面询问了关于实行这个计划的更详细情况,比如其中的成本,以及实现中会遇到的困难等。一个再完美的计划,如果不能最终实行,或者不能实行的成本过预期,那就值得多加思考了。

“一个战场急救包需要多少钱,能否在这次大战前准备好并配下去?”杨坚问出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成本问题以及时间问题。大隋的兵很多,但大隋的兵制,其实是采用一种相当粗放的模式,也就是府兵制为主体,说白点就是国家给府兵们分一份田地。然后再免除他们的赋役,以此换取对这些士兵军费支出的最低支出。朝廷不粮饷。不给他们置办军械铠甲,甚至在抚恤赏赐这方面也是极低的。这种制度有好有坏。好处是朝廷军费支出大大减少,减少了朝廷的负担,最大的坏处则是朝廷的兵成了农兵,战斗力大大下降。可也正是这种制度,让当初的西魏北周崛起于后三国时代,并最终这一脉一统天下。朝廷也正依靠府兵制,把庞大的军费负担甩开,得以迅的恢复元气,并开创的开皇盛世。因此。杨坚对于军队这方面,一直有自己的思路,那就是得省钱。就好比当初隋朝建立后,多年来,朝廷的官员都只有京官有朝廷支付的俸禄,而地方官员,他们的俸禄朝廷并不负担,而是依靠地方官府自己去放贷生利收息以及经营产业来支付官员俸禄以及办公花费支出。朝廷征召府兵上战场,战袍武器皆自备。甚至还要自己准备马驴运辎重装备,甚至每个出征将士离家时还得自己带上一份粮食。朝廷最大限度的减免军费的支出,现在易风的这个计划里,虽然明确表明。成功实行这个计划,那么能大大降低伤亡率,但急救包得要钱。

易风对杨坚的性格也已经有些理解了。知道杨坚骨子里是个极抠的人,这也就是如今年老了好些了。早些年时的杨坚那是一文钱也想扳成两半花的人。

易风不紧不慢的跟皇帝解释急救包的配置以及它的功能作用,然后扳着指头跟皇帝计划每一样物品的价格。最后说:“这个急救包里最重要的有两样物品,一个是用于金创止血的白药,一种是用于清理创口的酒精。过去我们一直从突厥人手里采购突厥白,这种突厥人秘方的白药效果极好,远我们汉人自己的金创药品,但价格也极高,而且突厥人还一直控制锁量。如今怀荒有一家药坊,他们研制出了药效比突厥白更好的怀荒白。另外用怀荒酒坊生产的白酒进行再次提炼加工而成的医用酒精,对于清创也有极好的作用。”

阅读重返大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