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将血〗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战议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而让他们出使外邦,一旦成行,来回一趟,总需要个一年半载的工夫,那么皇室中的些许不安稳,根本不算一回事儿。

谁有了其他心思,又不好处置?好,去出使吧,等人离开了长安城,麻烦也就随之而去。

当然,好处不止这一条。

外间那么多的风险,胡人那么的粗蛮,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而这,也将是大秦最好的开战借口,这比和亲更有效,也更直接,付出的代价也更少,选择的余地也更大,名声上,还不那么难听,何乐而不为呢?

因一人之死,而起边衅,持重之臣,便绝对不会谏言皇帝陛下如此行事。

再有,就是外邦凶险,屡有扣留使者之事,若是人死了,也算尽了臣节,其实还不算什么大事,但要是像苏武那般,被扣在外面,给人木马放羊,丢的就是朝廷的脸面。

时时刻刻,人们都会想起,朝廷的使节,被扣留在外面,为胡人肆意辱弄,这对于一个自尊而自信的帝国中的所有人而言,无异于奇耻大辱。

而使者一旦还有着皇室的血脉,那事情会更加的复杂而又难以解决。

其他诸如,皇室血脉外传,联结外藩,以夺皇位等等,简直件件都是儒臣们难以忍受的。。。。。。。。。

至于说皇家子弟出使,可能阴结外邦,以谋反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皇家的初衷,但也多少带着点无奈。

这不但是皇位的更迭,而且,也体现了帝国的兴衰。

当一个废物登上皇位。帝国也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如果没有亡国,等到第二个废物上来,那么帝国也就在下坡路上越跑越快了,这条路,也终究会走到尽头。

而赵石看到的好处,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皇家子弟,优秀的人不多。

有着这样的弊端,想想也就明白,就算有人想到了,也绝不敢在皇帝面前如此进言,因为后果他们承受不起,一不小心。也许就能让自己青史留名,当然,留下的会是骂名。

有弊端自然也就有好处。

赵石看到的就是好处,坏处嘛。他到也想到了一些,但那些东西,对他而言,注定都无足轻重。

皇家的人死不死的,跟他有什么关系?朝廷的脸面?只要大秦兵锋还堪锐利。朝廷的脸面就会一直在那里。

当大秦的军人们,举不动刀枪了,拉不开弓箭了,肥胖的身躯穿不上铠甲了,骑不上战马了。

这里面有着很多深意,,算是赵石临时想出来的主意,但可能也只有像他这样,既去过草原,又去过吐蕃的人,才能有这样的提议了。

就像没出过远门的人,人云亦云的总难深刻体会到行路的艰辛。

这就是经验的重要,一些看似突发奇想,细思间却又聪明之极的想法,其实不是其人智商多高,而多数都源于本人的经历。

就像赵石这个提议,前人不做此想,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不说其他,只说最重要的一点,皇室子孙出使外邦,一旦遇险,易生大事。

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大秦真正颜面无存的时候。

相比较弊端,好处其实更加显而易见。

首先,这可以巩固皇权,皇家之人,对权力有着无尽的追求。但说句不好听的话,皇家的人,出类拔萃者,屈指可数,大多数都是废物。

繁华的长安城,对于大秦的皇室宗亲来说,就是一座牢笼,关的久了,别说远支的宗亲们,便是皇帝陛下的亲儿子。多数也只能在牢笼里扑腾,相互撕咬,渴望有朝一日,就算登不上皇位。也能稍稍比别人多呼吸几口外间的空气。

牢笼中的生灵,养着养着,也就养废了。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战议 (第1/3页)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赵石的意思其实很简单。

选皇室子孙健勇者,也就是最优秀的那些人为使者,出使外邦。

不算出奇,但却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阅读将血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