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雄主

〖我,刘辩,雄主〗

第二十一章:卢植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看得出来,被酒色掏空身体的灵帝确实有点倦了,点点头回应了张让的建议,转头见刘辩还在认真的翻阅奏章,便说道:“辩儿,朕到内殿小憩,你若是也倦了,便回殿歇息吧。”

刘辩瞥了一眼躬身立于灵帝身旁的张让,心下暗喜:张让不在,这岂不就是接触卢植的大好机会么?

于是他连忙说道:“父皇,儿臣还不倦,还想再观阅片刻。”

灵帝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起身朝内殿而去,倒是旁边的张让皱眉看了一眼刘辩,又看看卢植,神情显得有些焦虑。

但最终,张让还是跟着灵帝一同去了内殿。

灵帝与张让这一走,刘辩立刻抖擞精神,将目光投向了卢植。

虽说身旁还有赵淳在,但赵淳基本上可以视为他的人,只要别做地太明显,让赵淳起疑即可——毕竟卢植的名头太响亮,对宫内宦官的威慑力太强,若刘辩拉拢地太过明显,赵淳也难免会起疑。

或许是感觉到了刘辩注视自己的目光,卢植停下手中的笔,好奇问道:“史侯为何这般看着臣?”

不得不说,他对刘辩的印象其实并不坏,虽然他十分担忧这位史侯与宫内宦官走地过近,但自方才起他就隐隐察觉到,这位史侯虽然年纪小,但却像蔡琰说的那样很有主见,连张让似乎也无法左右,这让卢植也难免心生了一些想法,想趁此机会接触一下。

想来他也没有想到,刘辩此刻正在懊恼:你卢子干天下知名的大儒,连投其所好的递话都不会?

别看卢植是尚书,但作为灵帝的宠臣,张让却能在卢植之前接触到这些地方的奏章,甚至于,灵帝与卢植所批阅的奏章,可能还是张让‘筛选’过的。

否则,这些奏章中为何不见有地方官员举报、弹劾十常侍的兄弟、门客?为何没有天灾、兵乱?

在刘辩的印象中,中平四年可不是什么天下太平的年份,先后有西凉韩遂、渔阳张纯、长沙区星以及南匈奴的叛乱,后几件可能暂未发生,但西凉的叛乱可是前两年就发生了,但奇怪的是,刘辩却没有看到相关上报。

就在刘辩暗暗猜测之际,灵帝忽然放下奏章,做了一个伸展筋骨的动作。

张让连忙说道:“陛下莫不是倦了?不如到内殿歇息片刻?”

『该如何在不引起张让、赵淳怀疑的情况下,得到这位卢尚书的支持呢?』

刘辩心中转过诸般念头。

别看卢植在朝中群而不党,但敬仰他的却大有人在,尤其是卢植门下两名弟子,公孙瓒与刘备。

前者姑且不论,后者刘辩那可太熟悉了,刘皇叔,以及刘关张,若能将卢植、刘备这对师生拉拢到他麾下,何须再担心两年后的雒阳宫变?

第二十一章:卢植 (第3/3页)

竟侍御史郑泰与尚书卢植都是士人的领袖级人物,十常侍在郑泰身上找不到把柄,便将主意打到其亲眷、家仆身上,也不奇怪。

最后则是卢植的批阅,着御史彻查此事。

接下来的时间,刘辩一连翻阅了十几份奏章,说实话,这些奏章确实让他感觉有点没劲,同时也感觉有点怀疑,谁让这些奏章中最大的事就是翻修未央宫与弹劾侍御史郑泰呢?难道这天下就真的这么太平?

刘辩不留痕迹地瞥了一眼张让,心下怀疑张让私下藏匿了一些奏章。

阅读我,刘辩,雄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