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雄主

〖我,刘辩,雄主〗

第四十章:汉阳之战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傅燮此人,本字幼起,又改南容,黄巾之乱时,他作为军司马,随左中郎将皇甫嵩出征讨贼,所在的部曲曾生擒黄巾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位居首功。

后调任汉阳太守,傅燮体恤百姓、安抚羌人,在城外广开屯田,安顿当地汉民与羌人、氐人、匈奴,在当地羌氐与匈奴人中享有颇高的名望。

奈何前凉州刺史耿鄙非但重用贪婪奸诈的从事程球,更在平叛上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以至于自己兵败身死不说,还勾得王国、马腾几人也率众反汉。

这一日,王国率叛军围住冀县,不过并未立即攻城。

因为此时王国的麾下,有不少是他率军攻入汉阳郡后,从当地征募的羌氐与匈奴,这些羌氐与匈奴对汉室几乎没有归属感,但却有感于傅燮曾经对他们的恩情,不想加害后者性命,因此希望王国派人劝说傅燮投降。

甚至于,有整整数千匈奴骑兵在城外磕头,请求傅燮出城投降,表示愿意保证傅燮平安返回家乡北地郡。

而王国本人也知晓傅燮在汉阳当地的名声,想要拉后者入伙,于是便派前酒泉太守黄衍进城劝说。

黄衍见到傅燮,还未能开口,就听傅燮怒斥道:“亏你还曾是朝廷命官,今反而为逆贼做说客!”

说罢,便派人将黄衍逐出。

王国得知后又敬又怒,便下令全军攻城。

皇甫嵩在讨黄巾时见过曹操,自然知道这是个有本事的人,便委任曹操助他一同募兵,待河东、河内两郡的兵马抵达,再一同前往三辅。

两日后,河东的兵马率先抵达雒阳,领兵的正是河东太守董卓。

得知此事的刘辩倍感牙碜,但暂时也对董卓毫无办法,毕竟此时的董卓早已暗中向大将军何进表示了效忠之意,再加上有之前讨伐凉州叛军的功劳在,刘辩也无法免除他的官职,只能看看能否找个机会,把董卓调离三河,哪怕让董卓回老家陇西担任太守。

又过三日,河内的兵马也抵达雒阳,于是皇甫嵩入宫向灵帝辞行,率领河东、河内两河兵马,徐徐往长安而去。

而与此同时在汉阳郡,凉州叛军已攻入郡内,兰干、平襄等城纷纷陷落,汉阳太守傅燮唯有退守郡治冀县,坚守不出。

连攻几日,傅燮每日亲临城上,指挥作战。

眼见城内守兵越来越少,时傅燮年仅十三岁的儿子傅干劝父亲道:“国家昏乱,令父亲不容于朝。今凉州已叛,汉阳之兵不足自守,城外羌胡承父亲昔日恩情,只要父亲离开,他们必然相放,不如接纳他们建议,暂时先返故乡,征募勇士,待朝廷清明时,再济天下。”

话音未落,傅燮叹气道:“别成(傅干小字),昔殷纣之暴,尚有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仲尼称其贤。今陛下远不像纣王那般残暴,而我为汉阳太守,又拿着朝廷的俸禄,怎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四十章:汉阳之战 (第2/3页)

又羡慕又惋惜:“早知道我也跟着去了。”

见此,曹操笑着说道:“何必惋惜?待我等击破凉州叛军,立下功勋,何愁见不到那位史侯?”

听到这话,夏侯渊、曹仁、曹洪三人顿时心动,忙催促曹操立刻前去皇甫嵩处报道。

曹操自然也不耽搁,毕竟他也知道,其实这会儿朱儁已带着北军屯骑营先往汉阳郡去了,还有与他同期征讨黄巾的孙坚、刘备二人,于是在喝了半碗水后,曹操便立即带着一干小伙伴去城外皇甫嵩处报道。

阅读我,刘辩,雄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