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

〖大唐第一厨〗

第24章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他全程没有看刀,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王蔚:!!!

高人啊!!!

他已经在猜想莫文远身份了,小小年纪功夫如此了得,定是名厨之后!

莫文远哪里知道王蔚在想什么,他心情很好,甚至想要一边切花一边哼歌,甩刀花时,厨神系统久违地给出了大额奖励。

“三把!”

“怕是切得太快,看不清了。”

“小郎君才多大,竟习得如此本事。”

“他莫不是尚食局出生?”

尚食局是唐代的御膳房,设尚食两人,食医八人,圣人日常饮食,绝大部分都出于尚食局,臣子献上来的菜,也是要经过尚食局查看的。

王蔚听人七嘴八舌议论否认道:“尚食局再不拘一格,还不会让童子掌勺,此郎最多不过外傅之年,怎能入门下省?”

尚食局属于门下省,食医都算公职人员。

更何况……

王蔚心道他是不知道尚食局门人手艺如何,这年头世家底蕴丰厚,势力不小,最好的厨子往往不是在皇帝手下办事,而是在世家领供奉。

他们掌握最多的菜色,手艺更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然便是他们家精于做鱼脍的师傅,手艺都没莫文远好。

“便是打娘胎里就练习厨艺,也不定能超过莫小郎君,怕只有灶台娘娘转世,才能有此手艺。”他之前同莫文远聊过,知他姓氏。

王蔚说完之后,身边忽然传来一奶声奶气的童音。

“此言差矣,灶台娘娘也没他好的。”

王蔚低头,见说话的是一岁数同莫文远差不多大的童子,只见他身着黑袍,发也不束,怕是只有乞儿才会有如此发型。

但观其形容绝不是乞儿之流,小童颜色极好,眉峰上挑,黑袍布料更是肉眼可见的昂贵。

谁家会给小郎君穿这颜色?

王蔚道:“你是哪家小郎君,可有大人跟你出来?”他心头盘算,此子定出身大族,他却从未见过。

小郎君爱理不理,很有态度。

王蔚:“……”

有个性!

忽然黑衣小郎君也不知看见了什么,猛地从人群中蹿了出去,王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能暂时将他放在一边。

……

慧智追着小饕餮跑了几条街,才见他停下脚步恢复原型,他是仙人,跑路不会气喘,却对饕餮的行为很是头疼。

“你何必在此地幻化人身?若现出原形叫我如何是好?”

只吃美食的饕餮不若其他同族,灵力不够充沛,再加上年纪尚小,法力不稳,即便化人形也只能维持一小会儿。

小黑羊理直气壮咩咩咩。

若不幻化出原身,怎能见莫小郎君切菜。

帅呆了!酷毙了!

慧智表情有点苦,洛阳内佛风盛行,若饕餮在此现形,不出一刻各大寺院内高僧定汇聚于此。

洛阳寺庙内供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在是太执着了!

旁观者眼都直了:“你看他的刀。”

“有几把刀?”

“理应是一把,但……”

“我看见了四把!”

洛阳牡丹会闻名天下,王蔚又是世家大族的郎君,再加上他初试牛刀便有如此多的人关注……

他激动了,手法越来越华丽,刀挥动速度很快,旁人甚至能看见残影。

莫文远:这是我成为名厨,扬名天下的第一步啊!

太让人激动了!

他不忘初心,明明可以以发明家身份为人所知,或者继承李三娘的事业成为长安有名富二代,甚至还能身负佛子之名降妖除魔,却偏偏要当个好厨子!

王蔚知他同意了,连忙道:“吃的吃的。”

莫文远道:“就再加道牡丹鱼片好了,恰好洛阳城中鱼鲜很多,肉质上乘。”

“小郎君并非洛阳人士?”听他说话似带长安口音。

“长安人士,同家母同至洛阳办事。”

关注牡丹菜之人颇多,闻莫文远要去挑选酒肉,纷纷给他指路,说此坊哪家的鱼最嫩,肉最好,酒水最香。

[任务:牡丹宴小试牛刀(1/0)]

[奖励点:300]

倒不是他贪图300的奖励点,在李三娘食肆运营走上正轨后,就算是一日挣得钱都不止300,他更在乎任务背后的深意,除了做豆腐奖励的大额点数之外,也只有几次还原出豆制品得到的点数比较多,做牡丹菜的重要程度难不成与做烤麸相似?

他觉得是没有的。

莫文远换了个思路,他用打网游的思维审视奖励,如果说之前几次做菜刷的是技术上的成就,那这次是不是因为涉及声望点,所以给的奖励才多?

酒楼老板喜不胜收,对掌柜道:“既卖了王蔚人情,又引来诸多客人,真是一石二鸟。”

掌柜拍马屁道:“东家英明。”

王蔚显然是好事的,从莫文远做才开始就赖在厨房里不走了,他先头还假意问道:“如此可影响尔?”

莫文远被围观惯了,潇洒道:“无事。”

他切花瓣丝的时候抖了一下手腕,下意识玩转刀刃,王蔚只见那刀在空中转了数圈,精准地落在了小郎君的手中。

唐朝的酒水大多是低度数的浊酒,他挑选半天才找到相对清亮香气醇厚的。而猪肉,这年头少有人劁猪,长安城中能买到劁过的猪肉还是因李三娘同养猪的农户说好每年去收肉。

此法不过开始一年,农户发现但凡劁过的猪都肉质细嫩,无腥味,随随便便喂点什么就能长得腰大肚圆,体型比自然生长大好几倍。

得了甜头之后,今岁长安城郊的农户开始大面积劁猪,甚至有人开始以此手艺为生。

但手艺还未传至洛阳城,虽有人听闻之后特意请人给猪去势,但那些新生的猪仔才开始长,距离能够宰杀还要很久。

无奈之下莫文远只能挑了一段猪里脊肉。

他唏嘘道:“哎,若牡丹花菜的味道同他说得一样妙, 我的花王怕是保不住了。”

……

借完厨房之后,莫文远开始挑选食材,这是一门大学问, 肉的质量,酒的味道,花瓣是苦是甘,都影响菜品。

王蔚腆着脸道:“既都做了,小郎君不妨多做几道菜?一道菜配酒实在太过寒颤。”

莫文远道:“鱼可吃否?”

水产品的选项更多,洛阳城中有大运河,捕上来的鱼个头大又新鲜,论数量更是应有尽有。量多则价贱,相较于长安城,洛阳的鱼不知道要便宜多少倍。

莫文远家中也经常吃鱼,鲤鱼鳊鱼都很常见,等到开元年间,国家还会下令禁止百姓捕鲤鱼,言鲤即李,不过现在,李世民没有规定捕鱼种类。

鲤鱼的味比较淡,更适合片了入酒,莫文远在鱼摊上跳了一尾活鱼。他在水桶中灵活地游动,尾巴不停打摆。

他将各种食材带入酒楼,先把牡丹花瓣一片一片剥下来,切丝放入水盆中漂洗。

酒楼的厨房是半开放式的,他在里面做菜,众人也能围观,一些对过程不感兴趣的看客点壶酒,叫两个菜,坐在大厅等,好事者则进入后厨看过程。

第24章 (第1/3页)

王蔚是个好玩的, 王家在洛阳城中又颇有些名声, 他说要借庖厨, 立刻就有人响应。现在不是饭点,酒楼酒肆中客人稀少,酒店的东家在街上晃荡时恰好听见莫文远的理论,觉得很有趣,又想卖王蔚一个面子, 当即便答应了。

莫文远对庖厨要求很高,他先进酒楼堂前巡视一番, 见料酒姜丝等佐料应有尽有, 制式与他家中庖厨类似,鼎的底也足够薄, 才点头。

东家是行内人,看莫文远样子便知道此子并非纸上谈兵,是真刀实枪在厨房里历练过的, 他同王蔚小声议论道:“这小郎君是个熟手。”

王蔚气定神闲:“不是正好?再有见地,手艺不行,终归是纸上谈兵,他是熟手,我便能在保眼福的同时一饱口福。”

阅读大唐第一厨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