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城旧事

〖枫城旧事〗

第216章 六年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相看,两个不幸的男女走到了一起,组成了家庭。

老张家给了一套房子。儿子都这样了能娶个媳妇儿回来,老两口都要烧高香了,有什么给什么。

房子在南芬南山,日本老楼,一楼,两室半结构。

小两口结婚后就在这个房子里开了自己的成衣铺,给人做衣服。

这个年代的女人可以说,个个都是心灵手巧的,缝补勾织都是必备的生活技能,缝纫机用的都是贼熟,随便来一个去到后来都能做个缝纫师傅。

因为在南芬这里只有张清之刘桂新这么一家亲戚,所以曲家闺女嫁过来以后就天然的和张清之家亲近,两家不时的走动起来。

年龄相近,再加上刘桂新本身就是一个裁缝,连共同话题都有了,渐渐刘桂新开始帮着小两口做些活计,虽然要两头跑,但也是又多了一项收入。

三个孩子也跟着和小两口混熟了,一口一个大姐姐夫的叫着,相处的和一家人一样。

虽然家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媒婆介绍,闺女相看了南芬这边一家人家,也姓张。小伙子和大李一样,是那批进口疫苗的受害者,一条腿细的像麻杆。

不过他比大李强不少,还能走路。用一支手扶着右腿瘸着走。

其实两个人除了身体上的毛病长的都不丑,甚至可以说都能算中上水平。

因为张清之和刘桂新在南芬,曲家就联系了张清之和刘桂新,让帮着相看一下,家庭啊各方面什么的。

小伙子人虽然残疾了,但是心气儿还挺高,学了裁缝,有一手好活儿。就是年纪稍大了点,比曲家丫头大了近十岁,比刘桂新也就是小个几岁的样子,马上三十了。

第216章 六年制 (第2/3页)

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同学和小秘密,每天都忙着‘大事’。

刘桂新卖冰棍,上班,给孩子打毛衣,给老人孩子还有张清之做(改)衣服,也开始接些成衣的活回来做。

老家姚家堡子,张兴隆奶奶的娘家这里,有个张兴隆兄弟叫二舅的,姓曲,家里有个闺女,是个残疾:脊椎弯曲,小时候发高烧烧的。

虽然不影响走路行动说话,但肩颈带着前胸后背都和正常人不一样,头也是歪着的。

阅读枫城旧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