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妃奋斗史

〖皇子妃奋斗史〗

第142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他娘的!”

季桓一语罢,众人沉思,张雍左想右想不得法,气得一击面前方案,霍地站起来猛踱几步。

他差点把提着药箱的老军医撞翻,还好陈琦敏捷,及时扶住。

魏景受了点小伤,手背被流箭擦伤,流了点血,他并不放在心上,但诸臣将坚持让包扎。老军医这是包扎好了,刚要退下。

“若要盟军大动,除非乘胜追击。”

盟军也援。

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参战人数达二十余万,盟军嗅到战机,紧急增援二十万大军,欲先速战速决全歼张雍等将士,再痛击齐营援军。

好在魏景料敌先机,亲自率十五万大军增援。

一场大战激战毫无征兆展开,直杀得日月无光。魏景一贯先身士卒,率骑兵营亲兵营如尖刃般直刺敌军密集出,刀锋所过,无人能挡。

其实,他并不是毫无目的冲杀的。

他知道周洪帐下,有一名神射手孔威,号称箭贯百丈,虎威强弩,其箭术之高明,北地如雷贯耳。

盛名之下,应无虚士。

他就是专门冲这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退回豫州四郡,扶昌虽略绕远路,但胜在地势复杂,利于阻追击之敌。

宾主二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

……

又战了两日,硝烟越来越浓,www.44pq.com。

张雍小胜后回师,谁知路上遭遇伏击,敌众我寡,魏景接报立即命人增援。

那在没有兵败的情况下,如何能引诱盟军追击?

魏景沉吟,收回刚包扎好的左手,视线在那圈白中微微泛黄,紧紧缠绕他伤处的麻布上一掠而过,忽一顿。

他抬目,恰好与转过身的季桓对视。

“若我此时重伤,营中大军当如何?”

季桓一怔,一个念头忽然涌起,战策呼之欲出,他立即道:“当秘而不宣,并立即安排退军,退回豫州四郡,退回南方,紧守关隘再不应战。”

崎岭,蛟山,盘水沅水,高山丘陵平原流水,扶昌一带俱有,地形复杂。

己方兵力正处于劣势,盟军士气高涨,军心空前一致,大战前期极不适宜打硬仗。

魏景十分沉着,按兵不动。

盟军亦然。

双方遥遥观望,长达一月,最终还是盟军先动了。

那只能是己方大败了。

佯败?

魏景摇了摇头,卫诩杨舒等人并非庸才,五十万大军佯败,很难天衣无缝。

一个弄不好,佯败还容易变真败。

不妥。

“主公,若要打破僵局,……”

季桓坐不住,站起踱了几步,蹙眉道:“某以为,恐怕唯有将盟军引向扶昌一带一途。”

扶昌一带,西北方向,就是先前宾主臣将俱看好的交战之地。

这半月交战,他们也一直试图将盟军引导过去。

可惜盟军中也非只有庸才,平原交战,正面硬战,才是对己方最有利的,不管胜败,盟军总会绕回去。

盟军由多达十数股势力组成,粮草起初各出的各的,但时间一长,囊内不丰的小势力就吃力了,为军心稳定,干脆混合在一起。只是这样的话,诸如济王周洪几人是肯定吃亏的,若长久下去,难免微词。

况且联军,一开始那股子心气很重要,体现在凝聚力上面。此消彼长,盟军耗不过齐军的。于是安王等人商议过后,当机立断,开始进攻。

这进攻也不是盲目进攻,试探性地迂回交战,引魏景不得不出。

魏景毫不犹豫出兵。

几番试探,一触即离,战事逐渐升温,或大或小,或进或退,最频繁时,有五处战事同时进行。

卫诩看安王,微挑了挑唇。

“甚是。”

……

兖州平原,豫州中东平原,而平原极不利于防守,五十万对阵八十万,魏景率军驻太行支脉崎岭与蛟山相夹之地,不再推进。

此一战非同小可,季桓肃然:“交战之地,西北扶昌一带最适宜。”

两军狠狠地搏杀在一起,阵法、计谋、冲锋陷阱日夜不歇,崎岭延伸至豫州平原上的黄土地上遍撒热血。

不得不说,联盟诸侯大败齐王之心还是足够坚决的,在目标空前一致的情况下,互相配合很到位,并未出现任何可乘之机。

兼又挟人数优势,战意高涨,鏖战半月,双方互有胜败,战局一直持平,谁也无法压制谁。

这并非魏景想要的。

如何打破这个平衡,乃他及一干臣将连日商议的唯一重点。

第142章 (第2/3页)

实如此。”

安王闭目,长吁一口气,睁眼看卫诩,目带感激:“得谨之为挚友,此生足矣。”

卫诩并不是投他的谋士,而是安王数度拜访,二人观感颇佳互为挚友,这才出山相助的。

他很庆幸自己当初的不懈努力,方有今日的生死之交,全力襄助。

阅读皇子妃奋斗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