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

〖首长〗

第二百八二章 世界级科技成果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文章中探讨了煤层中生成甲烷水合物的原理,提出甲烷水合物的形成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甲烷分子和水分子构成的“分子笼”通过相互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甲烷水合物。根据甲烷水合物不同的甲烷来源,可将气体分为两大类:一类属生物化学成因;另一类是热解成因。通常认为只要具备了甲烷水合物稳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就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甲烷水合物是一种可以作为新能源的新型燃料,自然也引起了包飞扬的关注,虽然他上一世的时候并不涉足能源行业,但是他还是和甲烷水合物有过接触。那是在粤东省特区举行的粤交会上,包飞扬无意中遇到一位岛国企业老板,他透漏出甲烷水合物这方面的信息,甚至还带样品过来。岛国四面环海,属于二战战败国,又是地少人稀,由于国力限制,他们只能在本土开发资源,岛国人腹黑,不想把有限的资源在短时间开采殆尽,所以利欲熏心的岛国人在这方面的开发比华夏要先迈出几步。只是即使到后科技比现在还发达的多的十几年后的那个年代,也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好甲烷水合物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所以世人虽然都听过甲烷水合物这个名词,也大都知道这是一种新型能源原料,但是也仅限于此,实质上对甲烷水合物并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即使是有着强烈能源短缺危机感的岛国人,也暂时没有找到什么可以适用甲烷水合物的领域。

包飞扬现在在国际新能源杂志上看到岛国专家写的这篇《论甲烷水合物在煤层中生成的机理》文章,自然也不奇怪。只是让包飞扬奇怪的是,他原来印象中,甲烷水合物只是存在大洋深处的洋底,在深深的海洋地步那样阴冷的低温环境下,再加上数千米的海水压力,甲烷气体才与水结合,生成了甲烷水合物。但是包飞扬没有想到,煤矿的煤层之中,竟然也能够有生成甲烷水合物的条件。

于是包飞扬非常认真地研究起岛国能源专家这篇文章来了。这篇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就是,已经有实验证明,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在一定的温度下,只要压力合适,有甲烷气源和水,就能合成甲烷水合物,而且多孔介质的存在将有助于水合物的形成。

按照岛国专家的分析,甲烷水合物,是笼型水合物,属于主客体化合物。水分子间以氢键相互吸引构成笼子,作为主体,甲烷作为客体居于笼中,以范德华力与水分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笼型水合物。笼子的空间与气体分子的大小必须匹配,才能形成稳定的笼型水合物。一般认为甲烷水合物的形成需3个条件:1温度不能太高;2压力要足够大;3要有甲烷气源。而现在已有实验证明,在一定的温度下,只要压力合适,有甲烷气源,就有可能合成甲烷水合物。

煤是一种多孔介质,在其形成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甲烷,并含有大量的水分。受构造应力和地应力的影响,煤层中存在着裂隙、断层等,结构复杂,因而在煤层中存在高应力区,而这种高应力区为甲烷水合物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第二百八二章 世界级科技成果 (第2/3页)

刊,时刻追踪着国际煤炭行业瓦斯治理的最新发现。

大约在两个月之前,包飞扬在国际能源杂志上发现一片岛国专家写的文章,题目是《论甲烷水合物在煤层中生成的机理》。

甲烷水合物,对于现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汇,但是对包飞扬来说,却是一个熟悉的耳朵几乎能听出茧的词汇,这个词汇在十几年后可是相当热门相当流行的一个现代科技词汇,是一种被科学界和能源界寄予厚望的在将来某一个时间节点可以代替石油和煤炭的新能源。

在后世,甲烷水合物又被称为“可燃冰”,是甲烷气体和水分子形成的笼状结晶,将二者分离,就能获得普通的天然气。这种外面看起来像冰一样的物质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它通常存在于大陆架海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带。

阅读首长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