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钜子

〖大秦钜子〗

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四百八十二条性命,始皇帝对全天下意欲挑战王权的人,作出了最强烈的回应。

立储朝辩让世人重新认识了两个人物。

扶苏,至善,迂腐,优柔寡断,有圣主之姿,却无明君之才。

李恪,果决,鬼谋,通晓利害,善控人心,其能无愧于当世顶尖的名望,擅机关,擅军谋,擅学术,如今看来,就连政治,他也半分不逊旁人。

惜哉,天生有墨氏……

从政治论,扶苏登基后,法家并不会失去在秦的领袖地位,毕竟历史上可没有李恪,一盘散沙的墨家根本就没有资格对法家发出挑战。

从个人论,李斯从政确实是死板些,与扶苏的政治理念也不相合,扶苏登基,他会失去丞相的位置,而新的丞相必定是蒙氏二贤中的一位。

但他却不会因此失势,因为官员的话语权从来都不在官职本位,而在于背后的支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们不由惋惜起立储朝辩的结局。

纵观全场,儒家先手落子,气势汹汹,即便最后立储不成,也将拢聚极大的声望。

而李恪审时度势,自投险地,最终在几近绝境之中反败为胜,不仅把儒家的算计打得粉碎,还险些把始皇帝对扶苏的宠信拯救回来。

奈何!

贤有奇谋,主却不用。

在这件事上,谁都明白他没有谋逆的心思,始皇帝在位时不会有,便是真如他所愿,儒家把扶苏捧上帝位,也不会有。

但为什么李恪才影射出声,朝中百官就急急表态,唯恐慢在别人后头呢?

因为挑战王权这种事情,操弄者的心思从来都是次要的。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事情只要做,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而在孙叔通这种无权无实,只空有名望的人来说,他的代价就是血脉尽断,三族皆夷。

扶苏最终还是因为自己的任性犯了始皇帝的忌讳,也令李恪的算计功亏一篑。

这场大争,儒墨两家只能说两败俱伤。

只有李恪不这么认为。

历史上扶苏也没有成为二世,虽然史书说赵李矫召,葬送秦运,但越是在秦廷生活得久,李恪对这种说法就越是怀疑。

扶苏至善,法家至强。

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 (第1/3页)

大朝会,后三天。

孙叔通夺爵,夺职,腰斩弃市,夷其三族,天下儒生噤若寒蝉,安宁得就像无事发生。

身为始作俑者的李恪私下把这种现象唤作帝制独裁的体制恶臭。

孙叔通无辜吗?

阅读大秦钜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