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第七百七十二章 送礼就送金银错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大概是1926年至1934年,金村内的8座东周天子或顶级贵子的墓葬被盗挖,出土的数千件文物大部分被倒卖到了海外。

有个叫梅原末治的日本考古学家根据搜集的资料,编成过一本《洛阳金村古墓聚英》,里面记录的文物就有238件。

和金银错狩猎纹镜一起从金村大墓中出土并流向全世界的铜镜里,还有金银错虺龙镜、三龙彩绘透雕镜、嵌石四兽透雕镜、嵌玉琉璃镜、彩绘嵌珠连弧镜等等一大批珍品,那本书里都有记载。”

说到这,张楠一指另一个盒子里那面铜镜,道:“那面就是金银错虺龙纹铜镜。”

小纽、圆纽座,在钮座与边缘之间有六条虺龙缠绕,龙体用“金银错”花纹,嵌入的金银丝细如毛发!

如果是一般的青铜镜,那他根本就不需要戴手套上手,就算是最好的黑漆古铜镜也不需要。但这两面青铜镜不同,真正的不同,两辈子加起来张楠都没上手过!

拿起其中一面,直径大约有个十七八公分,镜面锈蚀比较厉害,有大片绿锈——这不是重点,重点在镜背!

镜背足足有六组金银错纹饰!

金银错铜镜,世间罕有!

其中三组是双龙涡纹,每组涡纹是两条变形的龙,左右相对成S形,相互缠绕。

“同一批的顶级铜镜里,我只知道有一面嵌玉琉璃镜这会在哈弗大学的历史展览馆里,哪天有空了,看看能不能和他们商量一下,用点西方艺术品换点东西回来。”

不怕松冈功他们听懂吗?

不怕,这两面铜镜来历清晰,几个日本人不可能不知道。

这样精美的金银错铜镜,当初的一般小贵族估计都得不到,很有可能就是东周君的随葬品。

至于怎么来的日本的?

侵华战争?

这个张楠不清楚,但却知道这面镜子的出处在哪里,因为如果不是自己出现,这镜子在20年后就会被人发现在小鬼子京都的一家叫永青文库私人博物馆里边。

对于众人的好奇,张楠接着道:“孟津-县金村的位置正好在汉魏洛-阳故城范围内,很有意思,上溯至战国,那里又是王侯的墓葬区。

这三组双龙涡纹又将镜背分成了三个区,镜子上端的一区为狩猎纹:一名武士头戴插着两根羽毛的冠饰,一手持剑、一手执缰,正欲冲向头猛虎。

而猛虎则张牙舞爪、回头欲噬,一人一马一虎栩栩如生。

镜钮左侧的区域是两只怪兽真逗的图案,镜钮右侧区域则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

整个镜背的纹饰浑然一体,加上2000多年前的金银错工艺,当初这就该是件精妙绝伦的顶级艺术品!

张楠上手仔细看完,比较正式的用英文加中文对身边人道:“金银错狩猎纹镜,1926年至1934年豫省洛-阳孟津-县金村东周大墓盗掘出土。

这边张楠看到既然对方会送自己这东西,那也就不用客气,按照一名古董藏家的方式来处理得了。

张楠说了一句,关兴权起身出门叫来了马克-卡拉威。

“我的手套。”

作吗?

不作。

青铜质的夹层复合镜,镜面材质是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和镜背的材质不一样,极少见。

这种金银错的制镜工艺,可以说代表了华夏战国时期制镜的最高水准之一,如果我没记错,这面铜镜还应该是目前发现的华夏最早的人物青铜镜。”

最早、第一…

一旦碰上这个“最”,那就了不得了。

简单说这项金银错工艺就了不得,用金银丝或金银片在器物的表面镶嵌成花纹、文字,再用错石将器物表面错磨光整。

第七百七十二章 送礼就送金银错 (第3/3页)

“拿过来看看,阿楠的城府还是差了点,看到好东西这眼睛老藏不住事。”

见过了太多的国宝,东方的、西方的,一般的宝贝早就不会让张楠眼睛一亮了。

这是两面镜子,很特别的镜子,就算是国宝,也不可能贵到让张楠暂时丢掉城府的程度——金钱价值上要能贵重到那个程度,这松冈功也送不起。

那只剩下一个可能——东西罕见,张楠还发现了非常特别的意义。

阅读古董商的寻宝之旅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